普济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普济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2023-04-19

来源:昆明信息港

普济村是古老的纳西族聚居村寨之一,全村69户289人,居住着纳西、汉、藏、白等民族,民风淳朴,民居错落有致,田园郁郁葱葱,于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过去普济村民收入主要靠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为追求一时之利,多数村民盯上了成本低、出栏快的泔水养猪业。为扩大养殖规模,村民房前屋后大建猪圈,原有菜园、果园被破坏,泔水养猪户曾达30余户,村内生猪存栏达1000多头。

那几年,村内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养殖粪污乱排、污水横流的现象十分突出,空气中时常弥漫着泔水、粪污等熏天臭气,这个曾经美丽宜居的传统村落一度沦为一个脏乱差的城郊村。

2018年,云南省启动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古城区委、区政府实施了城市餐饮行业泔水统一收集、转运、处理,取缔了城郊泔水猪养殖。普济村发展处在十字路口,经济发展何去何从?

经过3年的徘徊,2021年初,普济村进行村小组换届选举,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小组领导班子,在部队培养锻炼了5年的退伍军人和茂根任组长。

他上任后,聚焦“生态优先、农旅融合”的产业发展定位,抓住普济村被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丽江市美丽乡村名录的机遇,按照“村里的事情村民议”的原则,就“路要怎么修,停车场要怎么建,菜园、果园、花园要怎么恢复”等议题,反复召开党员会、户长会进行广泛的协商讨论,初步确定了“主道9米,户道6米”的路网提升规划,停车场、公厕、菜园、果园、花园等基础设施规划,特色餐饮、特色民宿等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运用“协商在基层”“干部规划家乡”等平台,邀请相关部门专家、技术员审核把关,进一步明确了村庄发展的目标,优化了规划方案,得到村民的认可,激发了参与的积极性。

要致富先修路。2021年3月,普济村拆除危旧房屋、修整村道、绿化硬化、户厕改造、风貌改造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始了。党员、养猪大户刘登明率先拆除了私搭乱建的所有圈舍。为了让邻居出门有车、发展有路,党员和贵福夫妻主动搬迁。为了村里的发展,村民和劲成将承包合同未到期,已投入30多万元的村集体鱼塘及小卖部让了出来。

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意识从过去“能占一点是一点”转变为“能让一点是一点”,全村69户村民中有51户主动拆除了部分占道的院墙、大门、房屋,无偿出让宅基地,累计自行拆除不和谐建筑1.3万平方米。他们都一个共识:今天为乡村建设让路,就是为明天乡村振兴铺路。村民投工投劳,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通到各家各户道路的路基。

经户长会集体研究,普济村将仅有的300万元集体资金全部投入人居环境提升中。普济村积极主动开展人居环境提升的行动,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肯定、支持,将普济村列入古城区“一村一品”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同时,安排项目资金3000万元投入建设中。

2021年6月,经38天紧张施工,改扩建了一条12米宽的通村道路、一条宽6米的通户道路。同时,还建了3个停车场,有停车位30余个。“过去死胡同多,现在条条道路都能通到家门口。”村民和斌说。

村庄实现了三线入地,天然气管道入地建设,完善了排污设施,建设了69座无害化卫生户厕,实现了卫生户厕全普及、旱厕全消除、排污管网入户全覆盖,污水横流、猪粪乱排、臭气熏天的状况得到彻底治理。此外,村里还建设了1个篮球场、1个5人制足球场、1个7人制足球场。

村庄以“景区化”为目标,合理连片划定实施了户均50平方米的家庭小菜园;统一实施了果园“公园化”改造,园内园外还修建了健康步道;恢复了古村古韵,优先保护古树,做到“路让树”,确定樱花、核桃、茨满梨、楸木等保护性古树50余棵;清理修缮了百年古井,修复了穿村河渠和“三眼井”,恢复自然生态;发扬传承了“家家种树、户户养花”的纳西族传统,实施了路旁、水旁、村旁、宅旁绿化、墙体绿化,引导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废墟、荒地、边角地等开展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建设,打造美丽庭院,建设“绿美村庄”。截至目前,全村已实施绿化17357.7平方米。眼下,正在村背后西山脚下,建设2000平方米的樱花园、徒步到普济寺的健康步道。

“通过绿美村庄的建设,村民的心更齐了。现在村里一通知出义务工,村民就都来了。大家的团结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和斌说。

为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建设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普济村健全完善了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把厕所管护、污水治理、垃圾分类、日常保洁等人居环境提升常态管理要求纳入其中,对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进行罚款或减少分红,持续巩固环境整治成果。

为了提升规划的执行力和约束力,让建房必须审批,不侵占集体用地、不乱搭乱建,保留古建风貌,呵护青山绿水等成为全体村民的共识,并一致自愿承诺“违规不分红”。同时,实施了门前“三包”。

在垃圾处理上,普济村分了三类来进行:第一类可以回田当肥料的垃圾,像树叶、果皮、菜叶,由村民自行处理;第二类纸板、塑料、金属等可以回收的,村里给每家村民统一发放了收纳袋,由村里联系的一家废品收回收公司上门有偿回收;第三类其他垃圾,实行户集、村收、街道转运的一体化集中清运。

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让普济村人居环境整治、绿美村庄建设成果得到巩固提升。

普济村,纳西名叫“普曲坞”,历史上就有“普济十景”的自然人文风光。村背后山上,距村600米是丽江五大寺之一、云南唯一幸存铜瓦殿的普济寺。普济村与佛教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渊源,历史上曾出现过10位活佛和一大高僧,修建了4座大寺。

普济村围绕把丽江建设成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定位,主动融入丽江全域旅游发展大局,找准村集体发展与村民的利益联结点,按照“一村多业、一户一业”的思路,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纳西特色餐饮、观星民宿等乡村旅游产业,组建了乡村旅游服务队,确保每户村民都有致富路子。村里还成立了普济村古乐队、啊丽里歌舞队、百人合唱团,开展精彩纷呈的文艺体育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截至目前,村民自己经营的特色餐饮2户,外地租房经营的1户,有2户已建好三层民宿正准备开业经营。其余村民正在或准备改造庭院,经营特色餐饮和民宿。

普济村居住环境生态化、产业发展特色化、村庄建设品质化已初见雏形,到2025年,将打造成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山水观光、康养度假、摄影旅拍为一体的旅游生态新区。

普济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在古城区西山片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周边村组纷纷效仿,开始行动起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绿美村庄,发展乡村旅游。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