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甲骨唤醒千年古都

一片甲骨唤醒千年古都

2025-08-11

来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盛夏,甲骨文的故乡安阳迎来文旅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99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8%12.8%。其中研学旅行游客约160万人次,市域外游客量猛增40%

步入殷墟博物馆,游客戴上AR眼镜,眼前三千年前的甲骨文、陶鬲突然“动”起来。数十件裸眼3D呈现的商代文物让参观者流连忘返,日均停留时间延长近一倍。

“整座城都是‘甲骨文学堂’。”从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玩转汉字”项目,沉浸式体验场景已成为安阳文旅的标配。

 

“甲骨学堂”,讲解员正为游客拆解汉字密码:“‘吉’的甲骨文是兵器放在器皿上,表示无战争,是吉善之意。”这个十年磨一剑的教育项目,已开发近200项汉字教育课程。

博物馆的边界正在消融。殷墟博物馆将研学课程带到上海校园;中国文字博物馆走进全国200余所学校,惠及约15万名中小学生。行走的博物馆模式,让安阳成为河南省研学旅行标杆城市。

五一假期的殷墟文创集市,见证了“玉龙玉凤纹饰”随身镜系列的火爆。

当文创成为新风口,安阳展现出敏锐嗅觉。如今,形式多样、有独特记忆点的文创产品也已成为安阳文旅出圈的法宝。短短一年多时间,安阳市重点景区、博物馆持续发力,上新各类文创产品500余种,目前安阳市在售文创产品品类共8大类2200余种,“安阳文创”呈现出维度多样、IP鲜明的景象。

文创+文博的破圈模式让各地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殷墟博物馆的文创负责人——安阳市三叠层公司总经理马豪认为,博物馆热和文创热是相辅相成、双向奔赴的,“文创破圈依托于文物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创也能让游客对文物有更深的理解”。

2025年“五一”假期,殷墟文创产品营收连续多日达到或接近60万元。四款安阳文创产品入选“中国好礼”产业促进计划推荐名录,包括甲骨文顺心合意杯、“字在田园”立体拼图等。博物馆热和文创热是相辅相成、双向奔赴的,文创让游客对文物有更深理解。

安阳高校将甲骨文元素深度融入教学体系。安阳学院近3年师生创作四五千套甲骨文文创产品,从饰品、日用品到学习用品,覆盖生活全方位。学院已为师生申请100多件专利学生于天宇开发甲骨文飞行棋时,从文献中精选“龙”“虎”“龟”“玄鸟”代表玩家,将学术考证转化为游戏元素。

 

安阳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将文旅融合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打造殷墟甲骨文世界级文化地标目标。安阳构建1+2+N”核心展示体系,全面提升殷墟博物馆和中国文字博物馆两大核心场馆。安阳的文旅战略注重全要素提升。通过“畅行、美味、文创、美宿、乐游、演艺、入境游”七大行动,优化“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服务能级。“大邑商·夜安阳”品牌系统打造夜赏、夜娱、夜购等消费场景,让古城焕发全时魅力。

20257月,“了不起的甲骨文”在香港开展。展览将静态文物转变为活态文化传播桥梁,一位香港学生在研学日记中写道:“原来每个汉字,都是穿越三千年的信使!”这种文化认同,正在和“新经济”双向奔赴。

七夕前夕,一场跨越三千年的品牌联名引发关注。男士护肤品牌“海洋至尊”与殷墟博物馆推出“第一封情书”七夕礼盒,灵感源自商王武丁为爱妻妇好占卜的甲骨记录。礼盒将“吉”“佑”“心”等甲骨文字图腾烙印于产品,让晦涩考古符号变身情感载体。

从冷门资源到热门IP,从观光打卡到沉浸式体验,甲骨文的笔画正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力引擎,重构出一条千亿级产业链。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