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历新年节 点燃春日激情

傣历新年节 点燃春日激情

2025-04-16

来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北回归线穿越的云南大地迎来了傣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泼水节。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泼水节在2025年依然保持着其原始而热烈的庆祝方式,成为展示傣族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今年,景区泼水节以“云泼飞花浪水舞不夜天”为主题,结合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传统文化,全方位呈现民间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引领游客沉浸式感受泼水节的热烈氛围。

泼水节在傣语中称为桑堪比迈,意为新年,其核心是浴佛祈福而非简单的泼水嬉戏。浴佛仪式严格遵循传统流程:僧侣们用菩提树枝蘸取浸泡过花瓣的清水,轻轻洒向信众头顶,象征洗去过去一年的灾祸与不幸。景洪市曼听公园内,一尊高3.8米的铜质佛像前,信众排起长达数百米的队伍等待浴佛祝福。

泼水节一般持续34天,第一天是除夕,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辞旧迎新,第二天及第三天为新旧交替的“宛脑”即“空日”,最后一天称作“宛帕宛嘛”,也就是新年。这期间全村寨成员齐心聚力、分工合作,要向寺庙和僧人布施、堆沙筑塔积功累德,并将寺庙里供奉的佛像请出,用洁净的清水浴佛,寓意清除不洁、迎接吉祥。

在当地与游客的双向需求下,泼水节逐渐呈现出商品化、制度化、世俗化以及跨民族的特点。过去由村寨自发组织的节庆活动,如今逐渐由地方政府主导开展,成为打造地方文化品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展示边疆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舞台。

象脚鼓声骤然响起,身着节日盛装的“猫哆哩”“哨哆哩”跳起嘎光舞,向八方游客轻洒吉祥水表达欢迎与祝福。紧接着,盛装巡游队伍从东门出发,引领游客一路前行至傣寨泼水广场,开展傣寨祈福、泼水送福、盛装巡游、傣族风情舞蹈等系列传统与时尚交织的趣味活动。

云南多个县市都打造了泼水广场、每年制定泼水节日程,安排赛龙舟、中外大赶摆、音乐会等活动。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傣族园景区,每天都会开展泼水狂欢,游客一年四季都能体验泼水节的快乐。

此外,各地还创新性地增加新的活动内容,如西双版纳州万人齐放孔明灯、德宏州芒市点灯祈福、临沧市耿马县取水活动、普洱市孟连县神鱼节等,不断扩展以游客为导向的世俗活动内容,泼水节宗教性的一面逐渐弱化。

虽然许多人参加节日活动最初可能只是追求有趣和狂欢,并不理解其文化精髓及其植根的自然、人文背景。但是,人与人的接触是文化理解的第一步,通过节日活动的参与,可增进了解、消除偏见、产生联结,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这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化反思的过程,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在饮食文化方面,西双版纳州组织了"百桌傣味"长街宴活动。据州餐饮行业协会统计,景洪市共有47家餐厅推出特色泼水节套餐,最长的宴席达368米,摆放了超过200种傣族传统菜肴。

泼水节不是简单的民俗表演,而是傣族文化基因的活态呈现。水花飞舞中,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被不断唤醒与强化。2025年云南傣族泼水节再次证明,真正植根于人民生活的传统文化,自有其适应时代变化的韧性。当年轻一代主动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当古老技艺与现代生活创造性结合,非遗就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成为流动在民族血脉中的活态遗产。

泼水节的水终会蒸发,但它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将如同澜沧江水,永远奔流向前。2025年的四月,云南大地的这场水之盛宴,已经将傣族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无数参与者的心中,等待着下一次的萌发与绽放。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