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农业生态 探索振兴新路线
2025-04-09
来源:中国日报网
近年来,云南省龙陵县积极探索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挖掘农耕文化资源以及塑造品牌形象,成功掀起乡村旅游热潮。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还充分激活了农业生态产品的价值潜能。
龙江乡弄岗村拥有万亩高山梯田,龙陵县以此为依托,发展“稻+鱼”共生的循环农业模式,种植优质水稻品种“红细软”,同时养殖禾胞鱼,实现了一水双收、一田多收。此外,龙江乡还开展了“我在龙江有点田”稻田认领活动,认领人可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全程参与稻田管理。与此同时,“古城山”“禾胞鱼”商标完成注册,农产品附加值得到有效提升。
弄岗村不仅发展循环农业,还充分利用层叠交错的梯田景观与古朴的农耕窝棚,在田间地头新建了彩虹步道、稻田栈道、农耕文化展示区、粮食博物馆、稻田迷宫等旅游设施,成功将田园打造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连续八届的“稻花鱼节”开展了“捉鱼比赛”、民俗表演、农特产品展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年均吸引游客超52万人次。2024年度,这里的旅游收入达到7500万元,并成为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云南省主场,带动周边12家宾馆民宿和62家农家乐投入运营。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镇安镇镇北村以“党建+乡村振兴”为引领,紧紧围绕“宜居宜业”目标,走出一条“绿色乡村”发展之路,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模式。镇北村坚持发展烤烟、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同时以老梨树温泉为辐射点大力发展村庄旅游业。
在传统产业方面,2024年全村种植烤烟面积达737亩,实现产值362万元,烟后作物以大麦和无筋豆为主,确保了粮食生产的稳定。此外,镇北村还拥有2000余亩茶园和296亩蔬菜大棚,种植生菜、大葱、大白菜等丰富多样的蔬菜,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来源。
龙江乡对稻花鱼和红细软米进行了产品绿色认证,它们入选了全国名优特新产品名录,品牌溢价率达40%以上。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生态项目分红。就稻田公园项目而言,农户每亩能获得800元保底租金,外加旅游收入10%的分红。
龙陵县始终坚持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学习借鉴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先进经验,以“建强农业、以农促旅,以文塑旅、以旅兴农”为发展思路,找准特色产业发展新定位。以沪滇协作支持为重点撬动杠杆,围绕“鱼米之乡 魅力龙江”农旅小镇目标对龙江乡发展进行全域规划,依托“一个龙江景 半个云南美”的资源禀赋,结合地理区位、民族风情等优势,将弄岗村和弄玲村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探路人”,以沪滇协作项目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建成了集生态农业、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业公园”—龙江稻田公园。
龙陵县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成功激活农业生态产品价值潜能,实现了乡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多赢局面。不仅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还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下一步,龙陵县将继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探索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路子,推动更多的生态农业产品价值转换,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