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度假融合促文旅热

传统文化与现代度假融合促文旅热

2025-04-08

来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清明假期,全国旅游市场迎来全面复苏,传统祭祖文化与现代休闲度假需求相互交织,形成独特的文旅消费热潮。假期三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1.52亿,同比增长12.3%,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8.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32.7亿元,同比增长15.8%,较2019年同期增长6.2%。各地文旅市场呈现祭祖 踏青”“民俗 休闲的多元化趋势,彰显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深度融合。  

一、祭祖游持续升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清明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仍是核心主题。2025年清明假期,返乡祭祖人次占比达46.8%,全国铁路、公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1.89亿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8.6%。其中,高铁成为中短途祭祖出行主力,京沪、京广、沪昆等干线客流同比增长11.3%。  

各地公墓、陵园推出便民祭扫服务,如云祭扫”“代客献花等,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假期接待祭扫群众12.6万人次,同比增加4.2%;上海滨海古园推出清明文化周活动,将传统祭祀与非遗展示结合,吸引游客3.8万人次。此外,乡村祭祖带动周边游,如浙江绍兴、安徽徽州等宗祠文化浓厚的地区,民宿入住率达72%,较平日增长40%。  

二、踏青赏花热度高涨,短途游占据主流

清明正值春意盎然,踏青赏花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驱动力。携程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假期,周边游订单占比达65%,平均出游半径187公里,较2024年同期缩短12%

江西婺源:油菜花海进入盛花期,假期接待游客53.2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3200万元,创历史新高武汉东湖樱花园:樱花节期间单日最高客流达8.6万人次,景区联动黄鹤楼、户部巷推出花漾武汉线路,带动全市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8.5%云南罗平:万亩油菜花田吸引摄影爱好者,当地农家乐收入同比增长27%

此外,国家林草局统计显示,全国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接待游客量较2024年增长14.3%,生态旅游成为新热点。  

三、文旅融合创新,民俗活动拉动消费

各地深挖清明文化内涵,推出特色活动,推动文旅消费升级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举办宋韵清明主题活动,还原古代踏青习俗,假期接待游客19.3万人次,收入同比增长22%江苏苏州:寒山寺结合清明诗会与非遗市集,带动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客流增长33%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推出唐风清明祭,仿古巡游与互动体验吸引年轻游客,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破5亿次。

文旅部重点监测的4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平均接待游客量较2024年增长16.8%,其中,三亚亚龙湾、杭州西溪湿地等综合度假区收入增幅超20%。  

四、红色旅游与研学游受追捧

清明兼具缅怀先烈意义,红色旅游持续升温。2025年清明红色旅游人次同比增长25.6%,井冈山、延安、遵义等目的地接待量均超2019年水平。

湖南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假期接待游客9.4万人次,红色研学团队占比达35%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推出清明忆英烈专题展,单日参观量突破1.2万人次。  

研学旅游市场同样活跃,故宫、三星堆等文博场馆预约量提前一周售罄,亲子家庭占比超六成。  

清明假期全国民航日均航班量达1.56万架次,同比增长9.4%;三亚、成都、昆明等热门城市机场客流恢复至2019年同期120%以上中高端酒店入住率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乡村民宿订单量增长34%,如莫干山、丽江等地精品民宿一房难求。  

2025年清明假期,旅游市场的强劲表现印证了消费信心的全面恢复。祭祖习俗的传承与休闲度假的创新并行,既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推动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随着假日经济效应持续释放,文旅融合正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