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拓草原特色文旅 激发全域旅游新活力

深拓草原特色文旅 激发全域旅游新活力

2025-04-02

来源:央广网

内蒙古通辽霍林郭勒市,坐落在科尔沁草原腹地,北接锡林郭勒盟,南临赤峰市,是蒙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和生态屏障。近年来,霍林郭勒市立足资源禀赋,以以旅彰文、以旅促融为核心,推动文旅产业从单一观光向多元融合转型,探索出一条具有草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截至2024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量突破1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6亿元,文旅产业对GDP贡献率提升至8.3%,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霍林郭勒市文旅发展的根基,源于其独特的自然生态与人文资源。全市草原面积占比达68%,拥有可汗山草原旅游区、观音山旅游景区等4个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其中,可汗山景区以成吉思汗文化为主题,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6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此外,霍林郭勒市作为国家重要煤炭基地,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已建成全国首个露天煤矿遗址公园2024年入选内蒙古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全年吸引研学游客8.2万人次。  

文化资源方面,霍林郭勒市是蒙古族文化、科尔沁文化、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全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7项,其中国家级非遗科尔沁潮尔史诗传承基地落户于此,年均开展文化展演活动120余场次。2023年建成的蒙元文化体验中心,通过数字技术还原蒙古族传统生活场景,成为游客打卡热门地,2024年参观人次突破15万。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旅游活力,开拓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模式。整合红色文化、草原生态、冰雪运动、工业矿山等资源,围绕民族特色精心推出5条精品旅游线路,串联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矿山文化、体育竞技与民族风情,形成“文体旅+”模式,推动民族团结与文旅产业同频共振。依托“蒙东六旗市区区域联盟”和“乌阿海满”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通赤锡兴呼”跨区域旅游联动。

作为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北门户,霍林郭勒进一步优化了旅游交通通达性,形成了四通八达、路景相融、内畅外联的交通运输网络。开通北京、沈阳、呼和浩特等多条航线,引入旅游专列31列,2024年通过专列引流游客5万余人次。2024年,新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AA级旅游景区2家,3C级自驾车营地1家,接待游客量达143.6万人次,同比增长18.4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5.71亿元。

投资1.2亿元建设的智慧文旅云平台2023年上线,整合全市景区、酒店、交通数据,提供VR导览、AI语音讲解等服务。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线上预约游客占比达74%,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5天延长至2.3天。数字技术的应用,让草原文化以更年轻化的方式触达游客。

“中国最美草原旅游目的地”为核心定位,打造“看天边草原·来贴心驿站”品牌,同时紧密结合季节性文化旅游资源特点,着力打造“最美霍林 四季可游”文旅产品,进一步扩大文旅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满足各族群众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分享式、定制式的旅游需求。陆续推出《回来吧!给心灵放个牧》系列文旅宣传短视频100余个,逐季节举办“云之都·芍药之城”“冰雪节”“夏营地”“徒步寻秋”“民俗文艺巡游”等四季型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50余次。结合科尔沁草原旅游婚礼节、民俗体验、马拉松国际赛事等常态化品牌活动,吸引了超过3.8万名游客,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达1000万元。

通过景区带村模式,霍林郭勒市将乡村旅游纳入全域旅游规划。巴润布尔嘎斯台嘎查依托草原风光,发展民宿集群,2024年户均增收4.2万元。数据显示,全市乡村旅游从业者达3200人,占农牧民就业总数的21%。文旅产业的红利,正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02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万元,同比增长9.3%,高于城镇增速2.1个百分点。  

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构建“传统节日+民俗节庆+特色活动”的多元旅游载体,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乌兰牧骑、科尔沁民歌传承人等文艺团体,开展“百团千场”文化下基层、“科尔沁婚礼实景剧”非遗展演、“草根文艺汇演”、民族团结主题惠民演出130余场次。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型非遗展厅,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进景区展演等活动30场次。创作《科尔沁婚礼》《歌从草原来》《奔腾吧蒙古马》等文艺作品21部,并通过“民族交融交流非遗展演展示基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区域赴各省区举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宣传推介活动12场次,举办查干乐团全国巡演、北京民族文化宫“永远的赞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场演出、“第八届草原旅游婚礼节”专场演出等系列文旅体验活动90余场次,不断增进各族群众间相互欣赏、相互理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024年,霍林郭勒市文旅从业人员达1.2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16%;文旅产业税收贡献2.1亿元,有力支撑民生项目建设。这些数据背后,是一座草原工业城向文旅融合示范城蜕变的坚实足迹。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霍林郭勒市以为媒,让草原文化可触可感,让产业资源焕发新生,让城乡发展共享红利。这条路,既是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更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生动样本。未来,霍林郭勒仍将坚守生态底色,深挖文化内涵,在草原与城市的交响中,奏响更动人的发展乐章。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