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影视+助力沉浸式文旅经济
2025-04-01
来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来,横店秉承“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理念,探索影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依托横店影视城丰富的文旅资源,抓住热门影视IP,把片场“搬”进景区,为游客提供种类丰富的沉浸式体验文旅产品。
如何抓住影视流量,使其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巨大增量?为此,横店及时谋划做好“影视+旅游”后半篇文章,抓住影视作品热播效应,持续开发与影视相关的文旅、文创产品。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明清宫苑1:1复刻故宫建筑群进行数字化建模,建成国内首个全息投影影视主题景区。2023年数据显示,该区域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8小时延长至4.5小时,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63%。
在广州街景区部署智能感应装置3725个,实现场景元素与游客行为的实时互动。当游客达到特定区域时,建筑立面投影、地面震动装置、气味释放系统协同工作,还原《鸦片战争》等影视场景。该系统使该区域年度票务收入增长217%,达4.3亿元。
秦王宫景区开发"大秦职人"体系,设置126种可扮演角色,配备智能台词提示系统和动作捕捉装置。2024年数据显示,参与深度角色扮演的游客消费额是普通游客的4.2倍,带动周边汉服租赁产业规模突破1.8亿元。
建成全球首个"拍摄-旅游"双模场景库,实现83%的影视布景可转化为旅游项目。《庆余年2》拍摄期间同步搭建的"鉴查院"实景,在剧集播出后3个月内接待游客87万人次,创造衍生品销售收入4200万元。
建立包含3278名专业群演的"文旅演员库",既服务影视拍摄又参与旅游演出。2024年完成12.7万场景区演出,较2020年增长4倍,演员人均年收入提升至8.3万元。
游客体验数据反向作用于影视创作,通过收集256万份游客偏好问卷,形成"文旅热点图谱",指导《清明上河图密码》等影视项目的场景设计。该剧播出后取景地游客量同比增长133%。
横店镇周边形成6个专业配套村,其中塘雅村聚焦影视道具制作,2024年实现产值4.2亿元,较转型前增长18倍。官桥村发展特效化妆产业,占据全国影视特效妆造35%市场份额。
主题酒店数量从2018年的17家增至2024年的89家,"影视角色主题房"年均入住率达91%。镇域酒店业总收入从12.4亿元增长至37.9亿元,雇佣本地居民占比达73%。
杭温高铁横店站2023年启用后,长三角主要城市抵达时间缩短至2小时圈。2024年高铁旅客占比达41%,带动周边县市旅游联动,东阳市乡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28%。接待游客量从2020年的1872万人次增至2024年的2935万人次,年均复合增长率12%;旅游综合收入从158亿元增长至327亿元;过夜游客比例从31%提升至68%。
每平方米场景产值从580元提升至2100元;游客人均消费从843元增至1532元;影视相关收入占比从39%调整至均衡的57%(文旅):43%(影视)。
横店镇常住人口从13.6万增至21.4万;第三产业就业占比从52%提升至79%;户籍人口回流率连续三年超过新生外流率。
横店的转型本质是影视工业化能力向文旅领域的价值溢出。通过将影视创作的系统性、技术的渗透性、产业的协同性注入传统文旅,构建起"内容-场景-体验-消费"的完整价值链条。这种基于实体产业根基的转型模式,为传统景区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证样本。横店积极打造以旅拍为重点的文旅深度融合新玩法、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激发文旅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