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创新“日月繁星”文旅体系
2025-03-25
来源:中国旅游报
春意盎然的3月,大足石刻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2025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近日举办,活动为期4天,通过交流活动、座谈会、招商推介会等形式,探讨文旅发展新趋势,提升大足文旅的全球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再度让大足着力打造的“日月繁星”文旅产品体系为人们所熟知。“日月繁星”即大足石刻这张“太阳”般的金名片,以及龙水湖“月光女神”般的美丽山水,再加上众多“繁星”般的特色景点。活动邀请国内外嘉宾走进大足,感悟石刻之美、极目山水之秀、体验休闲之乐、品尝美食之味。
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所有石刻造像的总称,迄今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刻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是享誉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1999年,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近年来,为了让遗产活起来,大足区妙招频出。在大足石刻游客中心,8K球幕影院和4K宽银幕影院深受游客青睐。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采取“实景拍摄 CG动画结合”形式,将现实空间转化为数字空间。游客半躺在软椅上,视野全开,在光影流动间,感悟大足石刻背后的文化底蕴。
今年年初,以大足石刻为灵感的渝派舞剧《天下大足》在重庆首演,随后开启全国巡演。大足还面向全球招募“大足石刻守护人”,举行“大足石刻守护人荣誉时刻”活动,发出“大足石刻守护人、美丽家乡代言人”倡议,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近年来,大足区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培育世界级旅游景区为抓手,推动文化和旅游与生态、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吸引力。
大足不断优化“日月繁星”文旅产品体系,并推出了乡村游、古镇游、文化游等特色线路,串珠成链,盘活区域文旅资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年年有盛典……在大足区各部门的努力下,2024年全区文旅综合收入显著增长。大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3872.1万人次、同比增长10.2%,实现旅游总收入260.6亿元、同比增长29.6%,接待境外游客7.1万人次、同比增长183%。
大足区可以开发一系列深度游产品和文创产品。通过AR、VR等技术赋能,打造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和沉浸式演艺项目,丰富业态产品,更好满足游客需求,可以围绕石刻的数字化、符号化、主题化、演艺化等方面加快转型,处理好文化载体和文化内核之间的关系、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之间的关系。
大足区应抓住机遇,擦亮世界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加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丰富中外游客体验;深化“文旅 ”模式,推动文化和旅游与科技、教育、康养等领域深度融合;以国际化为目标,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坚持文化赋能,开发大足石刻文创产品,壮大对外文化贸易。同时,注重国际化品牌的塑造和宣传推广。
近年来,大足区不断强化宣传营销,叫响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重庆标识、大足特色”的文旅品牌。成立大足石刻国际传播实验室,“大足石刻”海外社交账号粉丝量突破20万。承办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全国定向锦标赛等重大活动20余场次,策划举办国际旅游文化节等活动100余场次。大足石刻亮相联合国“何以文明”特展、纽约亚洲文化节、上海进博会。
此次活动举办地大足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艺术魅力,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近年来,大足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培育世界级旅游景区为抓手,推动文旅产业与生态、康养、乡村振兴等领域深度融合,扎实做好国际文旅名城文章,加速构建“日月繁星”文旅融合新格局。
大足将始终牢记“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重要要求,全力推动大足石刻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加快龙水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做靓众多“繁星”般闪耀的特色景点,依托即将开通的成渝中线高铁,全力创新“日月繁星”文旅产品体系,打造“两天一夜”旅游目的地,聚力建设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大足风的国际文旅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