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农文旅融合写在太行山下
2025-03-19
来源:中国新闻
41
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山西晋中祁县刘家堡村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特色区位优势,以农村品质提升为基础,以乡村产业发展为支撑,融合“农文旅”要素,推动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小乡村”迸发出“大活力”。
初春时节,这个常住人口仅300余人的小村庄,王维塑像静立村口,王维纪念馆、少年科学院、灵境文创空间、山居秋暝民宿等建筑林立,白墙灰瓦上点缀着王维诗意墙绘,亭台水榭中涌动着来自省内外参加研学的学生和络绎不绝的游客。
从2021年开始,在县乡支持下,刘家堡村累计投入资金340万元,完成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居绿化、污水净化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栽植景观苗木700株,安装LED路灯40盏,硬化路面2000米,立面改造15000平方米,清理垃圾120吨。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王维水墨小镇项目落户到刘家堡村,研学、文化等项目必须要找到一处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选址,紧邻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区位优势,王维水墨小镇将自然生态与人文底蕴深度契合,艺术气息与湿地景观相映成趣,传统文化和科技研学花开并蒂,助力刘家堡村形成“生态和文化相辉映、历史与科技相交织、农业和文旅相融合”的优势路径。
随着王维水墨小镇一期工程建设,村集体采用“支部+企业+农户”模式,以土地、房屋等资产入股,还将上级扶持壮大集体经济的60万元资金以优先股模式反向质押给王维水墨小镇项目,按该项目收益的10%进行分红。
这一举措不仅诚心实意支持了项目发展,也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注入新活力,还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收益,并解决本村及周边村120余人就业,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
有的村民在王维纪念馆担任讲解员,向游客讲述王维诗词、水墨文化;有的在民宿和农家乐中从事服务工作,为游客提供贴心的服务;还有的参与到研学项目中,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如今,王维水墨小镇二期工程已开工,8个月后温庭筠花间词舍、祁奚书院、王勃诗杰学馆、王之涣诗文馆、河汾文中子书院、艺术家主题工作室集群等建筑将在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之畔拔地而起。
二期项目将在艺术展览、团建会议、王维IP衍生文创、城市数字IP孵化等领域互相赋能、共生共建,为刘家堡乡村全面振兴添加更多路径。
2024年,王维水墨小镇以全新思维制作的“祁县王维城市数字人”入选“山西文旅数字化应用创新案例”,让静态的名人文化、晋商文化等文化遗产活跃起来,实现了可持续、创造性传承。同年,王维水墨小镇被市教育局授予“晋中市研学游学基地”。刘家堡村与昌源河沿线村庄“抱团”发展,及时推出主题研学路线,并配套了诵读唐诗、对话王维、体验汉服等一系列特色项目,吸引了一批批研学团队前来体验。
研学项目,不仅涵盖了现代科技领域的电脑编程、木工体验、模型制作等,还融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科技与文化的完美交融。自研学课程推出以来,已接待研学学生1.3万余名,接待游客1200余人。
同时,灵境文创空间的数字赋能将持续升级,AR技术还原王维诗词场景、AI互动讲解王维诗歌等新体验正在研发。闫传明说,计划开发“王维摩诘村元宇宙”虚拟社区,让游客线上沉浸式体验盛唐文化。村里的闲置农宅也正改造为特色民宿,预计带动就业岗位再增30%。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让刘家堡村发生蝶变,随着王维水墨小镇二期工程的推进,这幅以生态为纸、文化为墨、产业为笔的乡村全面振兴画卷,正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