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热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旅游热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5-03-14

来源:人民网

科技赋能、业态融合、场景多元、服务优化……旅游业持续创新,活力涌动。近日,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新质生产力研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柏里水乡举办。来自旅游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乡村游、民宿、研学游等,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

研讨会举办地西柏坡柏里水乡位于革命圣地腹地,曾经是贫困村。在贫瘠的土地上填补种植土,修建水土防护挡墙和步道,栽种近30万棵树木,为荒坡披绿装,如今森林覆盖率超过85%。依托绿色山水和红色文化,柏里水乡已变身革命圣地的“生态明珠”,是集生态休闲、红色研学、文化体验、特色民宿、会议会展、户外运动、康体养生等于一体的全国农文旅融合典范。

乡村旅游积蓄并释放着愈发深厚的市场潜能,成为振兴乡村产业的有力引擎。乡村旅游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文为脉、以生态为基础、以产业为核心。发展乡村旅游从产品策划设计之初就要整合当地的文化、生态、劳动力等资源,做到“一村一故事一特色”,构建独具乡村DNA符号的消费场景。同时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市场主体,提高市场主体兼顾长远发展与短期利益的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和乡村美学意识。

在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等方面,如何用大数据助力,培育乡村新业态?抖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乡村文旅项目负责人何慧介绍,过去两年,抖音公益、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多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推进实施了“美好乡村等你来”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行动,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成果,创新提升乡村旅游业态、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不能仅靠静态“保存”,更要在时代浪潮中“蓬勃生长”,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现代元素与传统非遗相结合,创新内容形式,使古老的民族非遗符合时代需要。

经过物流快递、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许多非遗产品走出大山,有效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利用好现代科技,包括短视频平台和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通过“科技+文化”,传播和推广非遗。

《抖音2024乡村文旅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新增乡村内容数10.9亿个,播放量近2.8万亿。1990万乡村游客在抖音下单,2万个乡村文旅商家增收超47亿元。海量数据背后也涌现出“贵州村超、我的阿勒泰、隰县小西天、潮汕英歌舞”等出圈案例。流量转化成当地的经济效益。

今年春节,抖音上大火的潮汕英歌舞和火壶表演,带动相关文旅产品的团购订单量分别增长超过7倍和4倍。此外,豆包大模型在乡村旅游场景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具体,火山引擎AI练播房、AI直播复盘等工具可以帮助旅游企业在直播、内容场景上提质增效,实现直播内容的稳定输出,并基于直播数据做复盘及优化建议等,助力转型创新。

随着休闲度假的蓬勃发展,民宿成为旅游市场中亮眼的板块。途家数据显示,春节假期热门城市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两成。民宿已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的载体和休闲生活新空间。多地民宿为游客提供非遗互动体验,游客从旁观到沉浸式参与,使文化传承从静态展示转向动态体验。

各级政府应积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发展民宿经济,为民宿企业经营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为民宿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当前需把握技术变革机遇,培育民宿新质生产力。民宿应朝数智化、绿色化、国际化转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重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优化民宿行业管理,提升游客体验;以低碳环保理念、技术和设备,打造绿色民宿;以国际化思维、产品、服务,讲好民宿里的中国故事,迎接更多入境游客。

创新民宿要推动业态融合,挖掘文化特色,打造主题民宿,提升文化附加值。民宿可以成为非遗会客厅,为游客提供非遗特色餐饮、体验式工作坊、表演与展示、非遗文创产品销售等丰富的内容。针对不同游客,推出个性化、定制化民宿产品。探索民宿共享,整合闲置房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与多领域机构合作,推出跨界融合产品,丰富民宿生活体验。

今年初寒假旅游市场中的研学游需求旺盛,研学与传统文化、自然科普、冰雪运动等广泛融合,成为旅游消费热点。

研学游是教育与旅游相融合的新业态,在提升精神素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受到青少年喜爱。去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丰富研学游资源供给,鼓励文化、历史、艺术、科技、教育、体育、自然资源等领域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面向社会提供优质研学旅游资源。

“科技+旅游”营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创意场景,逐渐走进中国各大旅游景区、文博场馆,为游客带来更具便捷性、趣味性、创新性的旅游服务和体验。同时,依托视频AI智能分析平台、文博资源大数据管理平台等数字化系统,文旅场所也加速升级,让管理更富效能、让服务更带“质感”。

人工智能可增强游客体验,借助VRAR等技术,创造出逼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事件现场、科学实验现场,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知识的获取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将高校的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等相关企业打造为研学基地,提升研学游的专业性和吸引力。此外,安全是研学游的重中之重,通过人工智能耳机、人工智能背包、人工智能手表等,可实时追踪学生位置、健康数据,结合AI预警系统,提升安全管理效率。

中国旅游产业要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引领需求,以有效需求牵引供给,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再通过文化创新、科学技术等方式为旅游业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