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5-02-24
来源:经济日报
从周家寨继续深入善感乡,稻鱼瓜果飘香引人入胜,这里正是彭水3个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之一——石盆村。过去,彭水善感乡西瓜如雷贯耳,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的柑橘和油茶同样有名。
站在石盆村观景台,远处挂果的油茶树绿油油地铺满山坡,再远一点的地方,是合元宝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基地内秧苗青青,沁润着初夏的雨露茁壮成长,一片生机盎然。
过去,石盆村产业结构单一,以西瓜种植为主。近几年,村里引进油茶种植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起5000多亩油茶林。如今,年产油茶果600多吨,油茶产业年产值150多万元,油茶树成为村民的“致富树”。
村里还打造了10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和20多亩农业研学基地,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带动村集体、村民收入实现双增长。2024年石盆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
一田两用、一水双用,“稻渔共生”作为一种互补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提升水稻、水产的品质来增加效益,实现了“粮渔多赢”的最佳效果。合元宝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占地面积100亩,原是村里的撂荒田。2021年,村里把这片撂荒田从村民手中流转过来,驻善感乡工作队找来资金进行复耕、硬化道路、修围栏等等,计划着把它打造成集观光和种养于一体的稻渔种养基地。
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内涵,石盆还发展了具有善感辨识度特色产业。其中,为提高土地效率,有效盘活农村空闲和低效用地,当地打造了200亩瓜果长廊、300亩乡村振兴国际合作示范园区,建设“产学研景”为一体农旅融合示范基地,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巩固主导产业,围绕全乡“油菜茶药果”特色产业集群,整治石漠地等2000余亩,提升村内5000亩油茶、1000亩柑橘、1000亩西瓜等主导产业,谋划建设油茶加工厂,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彭水县地处武陵山腹地,近年来,当地积极发展油茶、冷水鱼、中药材等生态特色农业,深挖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以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依托山水资源,太原镇区阳村打造了占地400多亩的“稻香童年”田园综合体,建起乡村旅游接待中心、田埂花带、特色民宿,成为乡村旅游打卡地。去年,村里接待研学团队100余批次,带动村民户均增收2000多元。
在善感乡周家寨村,一栋栋苗族风格的民居建筑坐落在乌江之畔。这是一个苗族传统村落。近年来,周家寨村对传统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通过举办系列文旅活动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周家寨村去年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多万元。”
目前,彭水县已打造30多个乡村旅游示范点,3万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下步,彭水县将对照巴渝和美乡村创建标准,积极发挥规划统领作用,结合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和村庄“多规合一”规划风貌定位,努力形成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的“和美乡村”示范布局,进一步整合山水风景、人文风光、民俗风情等资源,以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