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安到昆仑 文旅交流新范式
2025-02-14
来源:央广网
春节期间,走进西安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街区、西安城墙景区、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等景区,不时可见《于阗乐舞》正在上演,该演出作为新疆和田县“文旅+演艺”对外输出的代表,让西安的市民游客感受到丝路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流传于新疆和田地区的代表舞蹈《于阗乐舞》起源于汉代,曾是唐朝时期最流行的西域舞蹈之一。通过中国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的代表性元素巧妙融合,再现了唐朝时期中华大地各民族之间深入交融、团结和睦、共建家园的繁盛之景。
“一城绝唱传丝路,两河相拥莽昆仑”。和田古称于阗,镶嵌在沙漠与雪山之间,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2024年,新疆累计接待游客突破3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在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的过程中,和田县为进一步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成立“莽昆仑文旅投”作为引领区域文旅发展的国有平台,以丝路—昆仑文化为主线,整合区域旅游文化资源,建设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开发运营重点旅游项目,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和田古称于阗,是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集多种文明于一地,汇多种文化于一处。为进一步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和田县成立“莽昆仑文旅投”作为引领区域文旅发展的国有平台,以丝路—昆仑文化为主线,整合区域旅游文化资源,建设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开发运营重点旅游项目,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春节期间,和田地区累计接待游客37.92万人次,同比增长26.23%;游客花费2.53亿元,同比增长24.89%。和田地区以本地游、周边游、短途自驾游为主要出游形式,推出了冰雪旅游、非遗体验游、特色美食游、夜经济消费游等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目前,和田地区已举办各类文旅活动700余场次,参与人次33.87万次。
冬季是区域旅游常规淡季,如何创新破局,轻量运营?“莽昆仑文旅投”通过整体谋划“文化+科技”为主线,主动与西安景区、前沿科技企业等交流对接,打破淡季困局,实现淡季不淡。
与陕西文旅、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未央宫等联合以“丝路昆仑中国年”为主题,在和田县举办系列新春活动。山西打铁花表演、闽南舞狮、川渝变脸、东南西北中的戏曲串烧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精品演出令人眼花缭乱。在和田县年货会现场,大家就能买到天津、北京、西安的特色年货。各族群众和游客品美食、看民俗、观演出,体验和美中国年的欢庆氛围。
春节期间,“于阗乐舞”作为新疆和田县“文旅+演艺”对外输出的代表,走出新疆,走进西安,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西安城墙景区、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等地为西安市民和游客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演出,将这一与唐文化密切融合的古老艺术呈现给广大观众。
同时,西安文旅的代表西安城墙的唐代金甲武士、汉长安城未央宫的汉代使者张骞、长安十二时辰的唐代玄奘等经典IP也走进了新疆和田县,与和田县唐代传丝公主一起参与到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中。“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西安城墙的唐代金甲武士来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边疆高原,穿越千年向英雄行礼致敬。茫茫戈壁,驼铃声声。历史上,汉代张骞穿越艰险遍布的丝绸之路,打开了辉煌汉朝与西域交流的通道。两千年之后,汉长安未央宫的张骞再次来到和田,重走汉武帝钦定之所“于阗南山”。“跋山涉水西域游,千辛万苦求真经”。唐代玄奘的求经之路令人印象深刻,如今长安十二时辰的玄奘也来到和田重走取经路。
一场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交流活动,让丝路重镇和田县与丝路起点西安市跨越千年携手联动。不仅让两地群众与游客在节日中感受到了浓厚的丝路文化氛围,更借助丝绸之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文旅科技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共同谱写新时代丝路文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