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冰雪之名 赴亚冬之邀
2025-01-15
来源:新华社
一场赛事兴一座城。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在即,这场亚洲体育盛会给哈尔滨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哈尔滨又该如何借势启航?
作为世界的“音乐之城”,哈尔滨拥有极致的优雅与时尚;作为“奥运冠军之城”,哈尔滨赋有极限的速度与激情;作为“冰雪文化之都”,哈尔滨拥有独特的智慧与浪漫;作为“双亚冬之城”,哈尔滨继1996年举办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后,将于2025年2月7日至14日再次举办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
从现在起到明年3月下旬,将持续擦亮哈尔滨“冰世界 雪天下”城市名片,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举办第5届哈尔滨采冰节、第41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第26届冰雪大世界、第51届冰灯艺术游园会、第7届松花江冰雪嘉年华、第36届国际冰雕比赛、第12届国际组合冰雕比赛、第44届全国专业冰雕比赛、第19届全国大学生冰雕艺术设计创作大赛等特色活动,释放哈尔滨冰雪品牌活动吸引力
亚冬会的筹办正在激发哈尔滨的冰雪运动热情。在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数条白色雪道从云霄垂挂到山脚,身着各式各样滑雪服的滑雪爱好者顺坡而下,点缀着洁白的雪道。
亚冬会雪上项目比赛2月就将在亚布力打响。为满足游客需求,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开通“三山联网”服务。游客购买一张“三山联网卡”,即可在不同经营主体的雪道上畅滑无阻。不同山峰的雪道联网后,形成单条长达5公里、最大落差912米的雪道群。
不仅如此,这个雪季,度假区在软硬件方面全面提升。雪场不仅新增造雪机、雪板、雪服,还增加了休息区、更衣室、餐饮区等,总计开展基础设施改造项目35个,包括亚雪公路和亚布力西站、南站及站前广场提升改造等。
除亚冬会赛事外,亚布力赛区还举办高山滑雪赛等专业赛事以及超级定点大赛等群众性冰雪赛事20余项,以赛事推动亚布力品牌升级。亚布力将抢抓政策叠加机遇,积极承办高水平冰雪赛事,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更新改造,丰富产品供给。
为持续提升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这个冬天,哈尔滨计划举办300余项大众冰雪运动赛事,吸引国内外游客旅游观光、参与冰雪运动。其中,“跟着赛事去旅行”十大精品主题旅游线路是重要抓手。数据显示,距离亚布力不远处的“中国雪乡”景区为“哈亚雪”(哈尔滨-亚布力-雪乡)旅游线路上的重要目的地,今冬入园人数已超过7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
5日,第4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启幕。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里,中外游客齐聚一堂。今年,冰雪大世界园区设计和建设充分融入亚冬会元素。本届园区的主题为“冰雪同梦,亚洲同心”,正是这次亚冬会的口号。
园区主形象大门“冰雪同梦”,以冰雪与心形相交织的形态,象征亚洲各地有着同样的冰雪梦想。步入园区,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和“妮妮”憨态可掬,传递着“哈尔滨欢迎您”的信息。占据“C位”的主塔名为“亚洲同心”,其布局以亚奥理事会会徽为设计灵感。园区还将亚奥理事会成员的地标景观以冰雪形式呈现出来,有中国的天坛、日本的大阪城、韩国的崇礼门。
作为冬季旅游热门目的地,亚冬会无疑将成为“冰城”更“热”的绝佳机遇。来自哈尔滨市体育局的信息显示,这个冰雪季期间,哈尔滨将设置“逐梦亚冬”“燃动尔滨”“共享冰雪”“上合体育”四个板块148项赛事活动,营造“相约哈尔滨 逐梦亚冬会”的浓厚氛围。
黑龙江省两会正在进行。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黑龙江省提出通过办好亚冬会,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加强冰雪人才培养和场馆赛后综合利用,扩大亚冬会溢出效应。委员们纷纷就此建言献策。
冰雪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需要培养更多不同类型的冰雪体育人才,来支撑产业发展。
冰雪产业快速发展导致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极大增加,可构建多元化冰雪体育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与职业院校开设冰雪运动相关专业,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并加强实践环节。
此外,冰雪体育业内人士建议,可借势亚冬会打造特色体育IP文化活动,展示黑龙江的冰雪文化魅力,同时做好赛后场馆综合利用工作,为哈尔滨乃至黑龙江省的冰雪运动及产业发展助力。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亚冬会将以“冰雪”串联亚洲各国和地区,带动冰雪经济,促进人文交流,推动亚洲各地携手合作、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