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文旅新业态 彰显广德特色魅力
2024-12-26
来源:新民晚报
“马术小镇,康养东亭”,走进广德市东亭乡,东亭湖水波光粼粼、农田一望无垠、周边房舍错落有致、街巷干净整洁、农家乐环境优雅,广德市通过培育文旅新业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一系列举措,让乡村振兴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挖掘乡村文化
文旅融合绝非简单相加,而是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与旅游资源的深度交融。近年来,东亭乡以建设“烟雨大黄山 心灵休憩地”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为重要抓手,从一个以竹闻名的乡镇,到如今颇有名气的“茶扇风情·康养东亭”乡村振兴示范区,东亭乡围绕“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农民富”,坚持党建引领、优化人居环境、培育特色产业、深化基层治理、注入文化内涵,演绎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长三角国际马术赛事培训中心位于东亭乡高峰村,紧扣“马术小镇·康养东亭”发展定位,坚持“康养+体育”发展理念,加速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集马术训练、专业赛事、教育研学于一体的长三角国际马术赛事培训中心,今年以来举办多场大型国际马术赛事,体育小镇名气愈发响亮。
在沙坝村,梅里野奢露营计划营地项目成功落户。项目采取“党组织+企业+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由沙坝村、颂祥村争取项目资金入股,依托省级和美乡村和东湖潋滟、拖锹记忆、十里荷塘等资源,建有咖啡餐饮、荷塘景观、户外拓展等区块,打造集休闲旅游、研学教育为一体的旅游综合营地,每年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3万元。
激活乡村经济
文旅融合催生产业联动效应,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立足生态优势,近年来,东亭乡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民宿建设,通过竹乡画廊的建设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发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养老模式,将当地的山水文化、民俗文化融入住宿体验之中,吸引了大量游客。
目前,溪畔小院、乐府山庄、竹悦茶香民宿等3家民宿建成运营,机甲时代、驿站·大溪坞、岚山民宿、宿江南等民宿序时推进,打造“宿在民居、乐在竹间、游在山水”的精品民宿村。民宿产业的兴起同时带动了周边餐饮、交通、农事体验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当地村民自主参与到旅游服务、农产品供应等环节,收入显著增加。
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创新文旅业态,不断激发乡村旅游消费活力。依托桃州镇电商小镇直播基地、(以竹代塑)零碳·绿色生活馆等平台,推广广德农特产品和竹制手工艺品。活化利用鼓角楼、天寿寺塔等文物建筑,打造“月下桐汭”“光的茶室”等集茶饮、咖啡、甜品等产品为一体的文化休闲空间,塑造乡村旅游产业振兴的网红驿站。推进梅里野奢计划营地、在山谷露营基地、慢与漫户外烧烤营地、月克冲动漫基地等项目建设,营造亲子游乐、露营、研学等多要素复合的乡村旅游“综合体”。
留住乡村记忆
文旅融合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有力载体。截至目前,东亭乡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2项、县级6项。多年来,东亭乡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将非遗的保护、传承与旅游、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焕发持久的产业后劲,为乡村振兴汇聚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明德折扇制作技艺是皖南地区颇为流行的一种传统折扇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东亭乡的传承已有150多年历史。每把小小的折扇都要通过80道工序来制作完成,制作工艺精湛,美观精致,带有皖南特有的古色古香神韵和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制作竹扇不仅是一种技艺传承,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在这里,游客能够亲手体验制扇工艺,在制作的过程中增进对传统手工业的认知与热爱,使非遗文化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打造诗意家园
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所在,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近年来,东亭乡既做好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也注重自然村整治,治理垃圾污水、改善村容村貌,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乡村生态景观,将竹乡画廊沿线13个自然村均纳入整治范围,真正做到建设一条路,美丽一片景。
东亭乡推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发展绿色农产品采摘、生态休闲度假等旅游项目,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近年来,该乡综合乡村水电、光伏、新能源应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等多场景应用,高峰村入选首批宣城市“零碳乡村”,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不仅满足了游客对乡村旅游的美好向往,也提升了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诗意家园。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基石。东亭乡支持茶叶、竹制品等传统产业发展,广德黄金芽名气愈发响亮、国家级非遗王氏制扇获评中华老字号;积极培育休闲度假、康体养身等产业,乐府山庄、望江南、溪畔民宿、养老服务中心、栖湖居等项目落地,长三角游客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