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冷水鱼·冬捕季”品牌 推动文旅深度发展

擦亮“冷水鱼·冬捕季”品牌 推动文旅深度发展

2024-12-25

来源:新华社

黑龙江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冷水鱼·冬捕季”系列活动,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增强,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黑龙江在2024-2025冰雪季将如何进一步推动渔猎冬捕活动与特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黑龙江省半年绿水青山、半年冰天雪地,孕育了极其丰富的冷水性鱼类资源,“三花五罗十八子”及兴凯湖大白鱼、乌苏里江大马哈鱼等特色鱼种名扬海内外。同时,得天独厚的冷水鱼资源也深刻影响着黑龙江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早在几千年前,渔猎冬捕就已经成为肃慎人世代传承的独特传统技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冷水鱼冬捕活动极具北方特色,观赏性和参与性很强,推动冷水鱼冬捕与旅游融合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在两届黑龙江“冷水鱼·冬捕季”的带动下,大庆、抚远、虎林等地,立足当地优质冷水鱼资源,开发了冬捕、民俗、游钓等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实现了冷水鱼产业和特色文旅产业有机融合,“中国冷水鱼之都”“中国淡水渔都”“四季全域游钓之城”等城市名片正在逐渐叫响。

今年冰雪季,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体育局等部门,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独特的冰雪资源和生态渔业优势,以“玩冬捕奇趣、品冷水鱼鲜、赏渔猎文化、迎亚冬盛会”为主线,打造了“冬捕渔事 冰雪经济”农文旅体融合项目。

突出“渔业 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本届冬捕季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省级主会场活动将发布我省成功培育的鱼类养殖新品种,经多年构建并不断熟化适合北方高寒地区适用的养殖新模式,展示科技渔业的新成效、新突破。同时,主会场还将组织“四个渔业”展览和涵盖科技服务、政企合作的招商签约,加快推进渔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落地。

突出“名鱼 黑土优品”,引领龙江鱼味新风尚。冬捕季活动期间,将推介展示黑龙江“黑土优品”特色水产品,在现场可以品尝到新鲜熬制的鱼汤,鲜美的连环湖鳙、鳜,以及鲟鳇鱼子酱、鱼肉香肠、鱼罐头等特色水产品。连环湖的麻鲢、镜泊湖的红尾鱼、抚远的鲟鳇鱼子酱、赫哲风味熏鱼等产品,将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平台、专卖店等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突出“渔事 特色民俗”,增添乡村文化新活力。本届冬捕季坚持文化赋能,与民俗文化、地域特色相结合,省级主会场组织“传承非遗·魅力龙江”非遗渔文化展,杜蒙县以冰雪渔猎那达慕为特色,组织“祭湖醒网”仪式,加入马头琴、安代舞等少数民族文化元素;鸡西兴凯湖以肃慎文化为特色,以传统音乐舞蹈形式再现肃慎人凿冰捕鱼、鱼窖储存场景;牡丹江镜泊湖突出萨满文化,组织“大浪花”秧歌、八角鼓、太平鼓等民俗表演。

突出“冬捕 冰雪旅游”,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省文旅厅同步推出冬捕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省体育局将协调各地组织冰雪民俗体育、少数民族冰雪体验,共同融入冬捕季系列活动,创新多元化冰雪消费新场景,协同激发冰雪经济新活力。

冬捕季活动将于1227日在杜尔伯特县连环湖温泉景区启幕,倾力打造“泡养生温泉、骑雪地赛马、观冬捕盛典、品民族盛宴”四大精品旅游品牌,重点围绕庆冬捕、展冬捕、品冬捕、助冬捕、乐冬捕五大板块内容,邀请大家观“祭湖腾鱼”、品“大锅鱼汤”、购“福网头鱼”,赏“冰雕雪塑”、泡“雪地温泉”、玩“冰雪项目”,看“马头琴”、赏“安代舞”、踢“乌兰红”

“冷水鱼”为元素推出捕鱼、钓鱼、品鱼定制式旅游产品,推出雪洞藏鱼、冬钓、渔猎文化研学等特色活动,让游客在享受冰雪乐趣的同时,深入体验到杜尔伯特独特的千年冬捕文化韵味。此外,现场还设置了多处网红打卡地,并有蒙服美拍、雪地赛马等民族文化体验,还可以参与滑冰、滑雪等冰雪项目,提前感受亚冬会氛围、畅享冰雪盛宴。

除在杜蒙县开展的省级主会场活动外,还将在牡丹江镜泊湖、鸡西兴凯湖开展以萨满文化和肃慎文化为特色的冬捕活动,在海林、肇东、逊克、漠河等17个县(市、区)开展“冬捕 特色民俗文化、特色文化旅游、特色冰雪文体、特色农产品营销”等冬捕冬钓活动。冬捕季期间,各地将举办冰雪渔猎那达慕、冰雪美食品鉴、冰雪嘉年华、冰雪赛事、冰雪大集、冰雪非遗等各类文旅体验项目,引导游客深度参与冬捕活动。

黑龙江省持续推动冷水鱼种业振兴,鲟鳇、虹鳟、鲤科鱼类繁育技术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小龙虾、河蟹越冬、繁育养殖等试验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建设国家级水产原种场1个、国家种业阵型企业1个,省级水产原良种场17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3个,水产种质资源场4个。

下一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将继续围绕冬捕和冬钓两大特色渔猎方式,以“冰雪 ”理念推动冬季旅游与冬捕生产融合式、嵌入式发展,进一步挖掘冰雪渔猎文化内涵,丰富全谱系冰雪旅游产品和冬捕旅游精品线路,通过观冬捕、赏民俗、玩冰雪、品美食,把冬捕季活动打造成为展示地方特色文化、推动冰雪旅游发展的重要品牌。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