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产业升级 文旅体经济“增量”
2024-11-06
来源:燕赵体育
今年以来,河北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拉动大众消费,河北省体育局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采取了补贴的方式支持举办高端专业赛事、支持市场化办赛,积极推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进乡村等,促推体文旅商等深度融合,把赛事“流量”变消费“留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带动了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新活力、新动能。
各地齐出妙招,依靠层出不穷的体育赛事吸引着广大体育爱好者前来观赛、消费,赛事举办地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河北省的赛事矩阵涵盖体育运动的广泛领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为了持续推动赛事经济的发展,河北省体育局不断增加高品质赛事供给,将高品质赛事作为拉动大众消费的重要引擎。一方面,积极利用冬奥场馆等优质资源,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的国际级和国家级赛事,如世锦赛、世界杯、洲际杯、全国锦标赛等,同时举办70场以上的京津冀区域赛事,以及100场以上的“三大球”、网球等引流能力强的赛事。
针对年轻人对流行、时尚和社交的需求,河北省也着力发展新兴时尚赛事。攀岩、街舞、飞盘、电竞、滑板、汽摩、激光跑、小轮车、山地自行车等潮流赛事在年轻人聚集的商圈、广场、公园等地频繁举办,形成了强烈的聚集效应和品牌效应。河北省每年举办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也不少于500场,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舞台。
各地在举办马拉松、足球、乒乓等体育赛事时,也加强品牌打造意识,通过打造好吃、好玩、好住等“体育+”的品牌,为参赛选手、观众和游客提供如餐饮美食、农特产品、赛事周边销售等各类服务,带动赛事周边消费,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引领文明新时尚,更拓宽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将赛事带来的巨大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在推动赛事经济持续升温的过程中,河北省体育局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力度,将体育赛事与文旅、商贸、农业等深度融合,打造“赛事+”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共同绘制出一幅产业升级的画卷。通过举办马拉松、山地越野赛等户外体育赛事,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独具匠心的消费场景,如“跟着赛事去旅行”“户外在河北”“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体育赛事进乡村”等。
创新打造“河北运动集市”品牌,每一项赛事都精心设计融合方案,在赛事期间嵌入美食体验、休闲娱乐、产品展销、民俗文化、农业观光等内容,打造能玩、能逛、能体验的体育消费新场景,唱响“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体育赛事之约。
赛事经济的红利不仅局限于直接的消费拉动,更在于其对相关产业的深远影响。以张家口城市联赛为例,该联赛涵盖10个项目,全年举办场次高达3500场次,吸引了超过102万人次的观众。这些赛事不仅点燃了群众体育锻炼的热情,更带动了体育用品销售、场馆运营、赛事培训等多业态的蓬勃发展。一家体育用品销售商从去年的五六百套销量激增至今年的近一千套,便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
为充分发挥体育聚人气、助发展作用,打造与文旅商展融合的体育消费新场景,主办方还同期举办了体育嘉年华活动,推出了消费品“以旧换新”促销、高碑店非遗展示、特色农产品展销、体育用品+美食体验、户外体育运动品牌展销等五大活动,吸引百余家企业布展,丰富多彩的当地特产、非遗项目以及体育用品、汽车、家电等多种商品让广大市民沉浸在消费的体育氛围中。活动的举办,有助于加强京津冀地区在体育领域的协同合作,整合三地的体育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品牌,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地区在全国体育界的影响力。
特色的体育消费新场景,在赛事带动下,文体商旅进一步融合,助力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提升赛事引流能力也迎来了新的机遇。重点推动“体育赛训到河北”,争取将更多京津冀各自举办的社区联赛、城市联赛、青少年联赛等拓展升级为三地区域联赛,实现赛事资源的共享与共赢。同时,发挥区位优势和丰富地形地貌优势,重点发展户外运动,推进京津冀户外运动线路互联互通、京张雪场一卡通滑,培育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等品牌活动,吸引京津群众到河北参与户外赛事。做大做强京津冀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体育产业联盟等,吸引京津来冀投资,为赛事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未来,河北赛事经济的潜力依然巨大。随着2024-2025雪季的到来,一系列国际顶级赛事如国际雪联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世界杯、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世界杯等将陆续登陆河北,这些赛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河北省的青山绿水之间,共同见证河北赛事经济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