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文旅周 再现海丝繁华图景

海丝文旅周 再现海丝繁华图景

2024-10-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4年越秀区海丝文旅周系列活动开幕展演16日晚在广州五仙观-南粤先贤馆广场上演,情景舞蹈、魔术、歌剧等节目轮番上演,展现出海上丝绸之路古今变迁与文化传承。

五仙观在晋代曾是坡山古渡口,是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繁华码头,至唐代,周边逐渐成为繁华的“大市街”,形成外国人聚居的地区,史称“蕃坊”。

活动现场以园林为舞台,以历史为幕布,再现盛唐的繁荣景象。开场舞蹈《坡山·渡》以生动的肢体语言,让观众领略到古代岭南沿海地区的生活风貌和文化底蕴。在魔术表演《寻宝海丝》中,魔术师身着船长服饰与商人交流,通过魔术手法呈现海丝交流活动中常见的商贸物品,层出不穷的创意赢得了满堂彩。充满异域风情的《风华海丝》带来印度、阿拉伯和非洲地区丰富的舞蹈表演,异域风情交汇融合......

据悉,今年越秀区海丝文旅周系列活动以传承广州千年城脉、文脉、商脉为主线,穿插“游、演、展、娱、购、食”6大主题玩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海丝主题文旅和商贸活动。

在活动舞台的背后的五仙观文化空间,一幅穿越古今、仿佛世外仙境般的画卷随着海丝文旅周的启动徐徐展开。沉浸式剧本游《仙古奇谈·五羊新韵》将“五羊五仙像”“岭南第一楼”“坡山古渡”“仙人拇迹”等文物史迹与各个演绎情节进行衔接融合,加入粤语讲古、粤曲表演等多种艺术表演,以观众为演绎主角,打造更具感染的观演体验,沉淀历史回声,展开一场古朴的仙古奇谈。

越秀海丝幻境VR大空间《广府梦华录》展现了文化与科技的创新结合,现实与虚拟交融的沉浸式文化体验。进入幻境的玩家可置身历史场景中穿梭行走,细细赏析西汉螭虎纽玉印、兽面纹瓦当等一件件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文物,在“海丝仙灵”的陪伴下,飞跃怀圣寺光塔,俯瞰唐代蕃坊,遥看古时宽阔的珠江水面商船往来络绎不绝,还能穿越古今置身深中通道的制高点观赏晚霞映日。

空间体验以VR与虚幻引擎技术结合,高精度复原坡山渡口古迹,再现唐宋时期熙来攘往的市井生活。在海丝文旅周活动期间,五仙观东斋每日开放免费VR体验,市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越秀文体旅游进行预约。

五仙观、南粤先贤馆作为本次海丝文旅周的主会场,文旅周期间每天都有精彩演出和令人流连忘返的沉浸式体验,还有琳琅满目的创意市集。在五仙观-南粤先贤馆广场的“海丝·潮墟手作市集”,向市民展示与海上丝绸之路上相伴而生的百年广州民间工艺、非遗精粹,以及年轻艺术家的文创产品,并提供中医义诊体验,用年轻人的方式“潮玩非遗”。主办方特邀多个与海丝贸易相关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作了系列以舟楫和船为专题的非遗文创。包括2006年为瑞典仿古哥德堡号商船重访广州而设计、制作的《哥德堡号》,以及广彩海丝文创等一系列精品。广州榄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宪鹏则以自己的技艺复制了一艘佐证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舵的国家的东汉船只。通草画传承团队教授市民创作海运船、返乡进士船、养鸭船、渔船等清代通草画主题挂饰。

在中医养生文化展区,市民游客能体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岭南飞针疗法和穴位贴敷义诊服务,还能将艾叶、薄荷、藿香等香料制成的香囊带回家。此外,现场还将展出广钟、象牙微雕、广州提琴制作技艺等海丝非遗项目精品,并进行非遗体验。

在五仙观文化空间中的紫烟阁,则可以欣赏到张民辉、李定宁等国宝级牙雕大师创作的《一帆风顺》龙船等作品。

五仙观被誉为广州祖庙,可以说是市民游客认识广州、认识越秀的第一站。海丝文旅周主会场活动在此举办,形成古今交融的文化场景,进一步擦亮越秀文化名片。越秀作为广州建城两千多年未变的城市中心,是海上贸易的重要目的地和集中地,推动和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丝文化也深刻浸润城区肌理。希望依托丰富的海丝文化遗产,通过文化活动、文物修缮、空间提升、街区改造,讲好广州城脉、文脉、商脉传承故事,再现老城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