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刻板印象 乡村振兴镇村行
2024-09-12
来源:大众日报
在五阳湖,“体育+文旅”是五阳湖寻求转型的一条新路径,从它“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里可见其之重视与迫切。这也构成了五阳湖文旅现状的一体两面: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先天优势,又努力尝试在文旅配套服务上突破固有短板。
近几年,关于五阳湖文旅的叙事已经更新,博山区石马镇正努力打破“山水揽客”的传统刻板印象,于内省中求变,以期呈现一个多样、向新的文旅产业新貌。
体育赛事盘活闲置资产
9月5日,在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桥东村,一处投资700余万元,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文化旅游项目,成了五阳湖新晋网红打卡地。
从2017年开始,石马镇连续多年成功举办省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省铁人三项锦标赛等高水平赛事。体育赛事作为集观赏性、参与性、体验性于一体的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和游客,有效带动了五阳湖周边住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
2024年,随着“好运山东”2024首届户外运动休闲季暨“齐风鲁韵 悦动五阳”和美乡村生态体育嘉年华启动,淄博十公里精英赛、万人游泳赛、“无攀登 不五阳”攀岩邀请赛等一系列赛事活动相继举办,配套举行体育赋能乡村振兴集市、“映山色 澜湖光”皮划艇表演、“飞跃齐鲁 翱翔五阳”低空飞行体验等周边活动,吸引游客6000余人齐聚五阳湖,极大地提升了五阳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使持续火热的赛事成为五阳湖“出圈”的助推器。
村子要想发展的长久,离不开产业振兴。近年来,桥东村立足五阳湖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党建引领促进村级发展,成功打造了玉境湖畔项目。项目整合了五阳湖运动休闲和体育赛事训练等优势,打造集旅游、培训、研学、住宿、餐饮、运动于一体的体育综合体。现一期项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项目主体已完成,在保障参赛运动员训练、休息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依托各类高水平赛事,玉镜湖畔项目每年可接待省市运动队1.2万多人次,各地游客10多万人次,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实打实的实惠,还有效带动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玉镜湖畔项目三期工程计划投资700万元,新建“举摔柔”训练场馆一处、标准化游泳馆一处,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0万元。
令人期待的是,2024年下半年,石马镇还将举办五阳湖半程马拉松、五阳湖山地自行车、五阳湖定向越野等赛事活动,并进一步盘活老旧工业资源,积极促进“体育+工业”融合,着力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体育赛事体系,使持续火热的赛事成为五阳湖“出圈”的助推“神器”。
户外运动激活“效益河湖”
湖区焕发新颜,提升旅游颜值。近几年,石马镇整合各类资源,逐步将五阳湖打造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除举办各类体育赛事以外,同时大力发展旅游营地、帐篷宿营等新兴产业,今夏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
石马镇是淄河的源头,水资源十分丰富,五阳湖历经多年打造,是一处非常成熟的旅游区,在这里投资建设露营地,事半功倍。露营地位于芦家台村,背靠卧虎山,依山畔湖风景秀丽。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1万平方米,目前已建设18处固定帐篷酒店和户外天幕营地等配套设施,可提供休憩、餐饮、娱乐、团建等户外娱乐服务,可接待人数100-300人。
利用户外运动向河湖要效益,对露营地所在的芦家台村而言,一是全面“唤醒”沉睡资源,让“闲”资源变身“活”资产,通过“就是玩”露营地承包租赁本村土地,每年缴纳租赁费,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二是通过发展“营地经济”,进一步探索“营地+”新型乡村经济发展新业态;三是村庄知名度显著提升,游客进来了,村子发展机遇多了,使得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端起了“旅游碗”,吃上了“旅游饭”。
2024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芦家台村共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就是玩”营地游客接待量1.1万人次,同比增长54.7%,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0余万元,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在五阳湖,“露营热”吹开了文旅“繁花”,凭借文旅商融合实现“水岸联动”的,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飞行营地。这里不仅提供了专业的飞行体验服务,如热气球、滑翔伞等,还融入了飞行竞赛、演出表演等10余个多元化体验项目。游客在空中俯瞰五阳湖的美丽景色,享受飞行乐趣的同时,也能亲近自然、放松身心。
运动元素的加入,使得悦湖飞行营地成为五阳湖文旅新业态的一大亮点。这种将运动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新模式,不仅满足了现代人追求刺激与放松的双重需求,也为五阳湖文旅产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点。自营地开业2个月以来,共吸引游客500余人,收入30余万元,而这仅仅是五阳湖探索“低空经济”的开始。
被评为省四星级民宿、市十佳民宿的“桂石山房”,是一家集精品民宿、特色餐饮、休闲聚会、商务会议、研学培训、团队建设、亲子活动于一体的私家园林式民宿酒店。鲜为人知的是,这里曾是一家木漆加工厂。眼下,该项目不仅能同时接待400人就餐、130人住宿,还是当地奇石收藏技艺、桂花盆景技艺两个非遗项目的重要“载体”。奇石收藏技艺被列为区级非遗项目,桂花盆景艺术则是市级非遗项目。他说:“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技艺和文化,是桂石山房民宿项目的初衷,也是当地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的心之所向。
9月的桂石山房民宿,桂花飘香,以非遗文化传承聚力乡村文化振兴,不仅使五阳湖的文旅产业有了“辨识度”,也增加了桥东村乡村振兴的后劲。
在桂石山房民宿项目的带动下,村庄摇身一变成了国家级视听艺术培训基地。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让生活于此的百姓看到了许多变化,也明白了一些道理。
眼下,此番探索已作为可资借鉴的经验在石马镇传播开来。当地的石马汲水泉等十大民间传说、养蚕缫丝等十大传统技艺、桥西锅饼等十大特色小吃、五阳山古建筑群等十大历史记忆,均被摆在了文旅产业发展最为“显眼”的位置。石马镇正试图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记忆与文旅产业相结合,助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这些年五阳湖持续在做文旅工作,但疫情重塑了文旅,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旅游一业兴百业旺,其关联带动性强,有助于拉动消费、增加就业,且主要是利民。把文旅视为“民生幸福产业”,将“体育+文旅”作为转型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去培育和打造的原因。以前游客更多是观光,但现在是由观光转向休闲度假,向沉浸式互动体验转化,这也是五阳湖目前正面临的问题。五阳湖有自然禀赋,但各种休闲度假的业态不够新、不够丰富,服务仍有很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