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实现兰州文旅之强
2024-08-27
来源:兰州日报
近年来,兰州市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打造中山桥、白塔山、黄河母亲、黄河楼等重要旅游景点资源,使黄河之滨成为外来游客打卡首选,沿河茶摊、休闲茶吧、露营基地更是出现“一桌难求”的现象。今年上半年,兰州市文旅市场稳中有升,持续保持火热势头。1至6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5734.15万人次,同比增长42.98%,实现旅游花费386.23亿元,同比增长72.05%。
统筹推动兰州市全域布局大规划
文旅产业的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对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兰州是一座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充满了发展活力,如何进一步提升和扩大文旅消费市场成为当前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关键。
今年以来,兰州市聚焦全域旅游,着力推进大规划、大景区、大项目、大配套、大服务、大营销,旅游综合接待和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城市游、乡村游、周边游、跨市跨省游火爆,淡旺季差距正在收窄,旅游市场热度持续保持高位,旅游人次突破历史新高。
文旅融合不是文化和旅游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实现理念、机制、资源三个层面的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核心目标就是满足市民游客的期待,必须确立以大众需求为导向的理念,积极适应当代消费需求和审美追求,不断探索“文旅 科技”“文旅 教育”“文旅 体育”“文旅 美食”等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具有兰州特色、甘肃风格、中国元素的文旅产品。
今年高规格召开了兰州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上,明确了构建“一河三镇六区十态一环”文旅布局和将兰州打造成“西部旅游大环线重要枢纽站,国家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丝绸之路黄金段文化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定位,高位部署、统筹推动我市全域布局大规划。
城市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支撑
兰州市通过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充分挖掘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拓宽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有效地拉动了全市文化和旅游消费,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了文旅力量。
截至目前,已先后正式出台了《文化兰州建设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制定了《兰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保障兰州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转入实地调查阶段,高标准编制了《兰州市全域旅游规划实施方案》,完善文旅公共服务、文物非遗保护等专项规划,切实以一整套完善的文旅规划体系引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兰州市不断加大金城关·黄河古渡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力度,批量启动6家3A级景区创建和2家4A级景区晋升创建工作。推行公共文化场馆、重点景区景点延长对外开放时间,加快推进罗九公路等景观建设,构建覆盖市域的漫步健身旅游通道。
兰州硬的城市环境和软的人文环境相互支撑、相得益彰,为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保证。同时,避暑、文化、物产、黄河、美食以及风情等要素的独特组合,形成了一个兰州独有的休闲空间和生活场景。习以为常的黄河两岸,成了外地游客心目中最不可多得且流连忘返的地方,尤其给远距离的广大游客提供了最大惊喜。
兰州文旅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作为甘肃的省会城市和西北旅游的集散地、目的地,兰州市一直以来都是甘肃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去年更是跻身成为全国旅游爆火出圈的城市之一,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快速增长,这无一不印证着兰州文旅市场的强劲发展态势,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深刻感受到了“黄河之滨也很美”。
一座城市拥有鲜明的、具有巨大传播动能的IP,无疑是其在新时代不同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标志。兰州拥有一个成功的城市IP——“黄河之滨”,不仅有助于传承和挖掘兰州丰富的传统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振兴文旅产业、提升经济水平、优化城市空间,甚至能够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为兰州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实现“强省会”目标及高质量发展。
享誉全国的“兰州黄河大合唱”活动如今已在五区三县多地举办遍地开花,截至目前,累计观众50余万人。兰州市还举办了京剧、豫剧、秦腔票友大赛,群众歌手大赛,开展黄河之滨音乐展演、黄河市集等活动,兰州文旅的文化味和烟火气持续引领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