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争当文旅融合“示范生”

高邮争当文旅融合“示范生”

2023-02-06

来源:扬州日报

作为中国两千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也是中国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城市,高邮迄今已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其最大特色是文化,最美底色是生态。盂城驿、镇国寺、高邮湖、汪曾祺纪念馆、双黄蛋……提起高邮,总有那么几个“基因”让人深谙于心。2022年,高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高邮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多项工作在全省领先、扬州率先。新的一年,高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主动扛起“让古运河重生”重大使命,以精彩的起笔,打造“祥和秦邮”“烟火秦邮”“诗画秦邮”“文韵秦邮”,争当文旅融合“示范生”,使高邮成为人人向往的“好地方”。

一座祥和之城必然风和日丽、温暖如春。新的一年,高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用心守护高邮的“祥和气”。服务企业强信心。修订《高邮市政府关于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纾困惠企政策落细落实。强化银企对接,持续向上争取,力争更多大规划、大项目、大活动进入国省“盘子”。

争创品牌强基础。将推动运河十二景之一盂城驿街区沉浸式项目打造,讲好高邮湖·清水潭度假区“鱼跃龙门”故事,争创国家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单位,推动运河·盂城驿历史文化街区争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文游台景区创建4A级景区。

狠抓项目强效益。将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公园、神居山、启迪冰雪荣耀、珠湖小圳等项目建设,构建“一轴四组团”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盂城东市、汪曾祺特色街区、城南文化产业园等集聚区建设,培育发展“链主”企业,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2023年,高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用情呵护高邮的“烟火气”。打好旅游致富牌。打造高邮特色旅游标签和核心IP,推出“趣”之旅、“舌尖”之旅等精品线路和春夏秋冬四季旅游品牌,办好湖上花海旅游节、七夕音乐节、旅游美食节和三大经典体育赛事等节庆活动。支持运河落日营地、盂城东市等景区景点推出夜间娱乐节目或驻场演出项目,丰富“白天观景、晚上看戏”消费体验。

开启乡村致富门。放大清真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菱塘、界首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品牌效应,打造推介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加大生态游、乡村游等“微度假”“微旅游”产品供给,办好“一镇一品”乡村旅游节。

走好非遗致富路。聚焦具有辨识度的高邮非遗元素,推出以高邮博物馆、邮驿博物馆、当铺博物馆等为主的“运河文博非遗游”线路,建成开放高邮非遗展示馆,南门大街争创江苏省非遗创意基地。实施非遗数字记录工程,开发“餐饮 非遗”“民宿 非遗”“景点 非遗”“纪念品 非遗”等产品,保留“高邮记忆”。

三十六湖秋水阔,苍烟一点指高邮。新的一年,高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用力爱护高邮的“诗画美”。抓保护提质效。修订《高邮市私有文物建筑修缮补助资金暂行办法》,推进里运河故道高邮段(中段)保护展示工程等项目,先行探索大运河高邮段古城镇景观保护标准,有步骤、有重点地对十里长街实施保护性、渐进式整治和修缮,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示范段”“水韵江苏”建设提供更多的“高邮经验”。

抓活化促发展。移步换景展示运河风光,串联明清运河故道、御码头、耿庙石柱、平津堰遗址等遗产点,建设明清运河故道文化公园。推进邮驿博物馆展陈提升、蝶园广场城墙维护等项目建设,守住高邮古城“文脉”和“人脉”。

抓服务优环境。全面推进考古前置,持续优化考古工作流程,缓解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矛盾。做好省级以上开发区文物资源区域评估,协调推动扬州职大高邮湖校区等重大项目考古发掘、项目报批等工作。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和灵魂。2023年,高邮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用智维护高邮的“文艺范”。高标准打造精品。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优秀文艺作品。开展好“戏曲进校园”“周末大舞台”“送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让文化服务出新出彩、走心走实。高层次展示形象。

围绕“好事成双邮你更好”品牌推广,加强与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和B站、抖音等新媒体合作,扩大城市吸引力,提升城市知名度。

持续发力“邮驿路·运河情”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国优秀非遗民歌邀请展演等活动,承办秦少游学术研讨会、中国训诂学专家年会以及汪曾祺研究会,提升城市影响力。

高科技赋能发展。大力发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直播等服务,推动公共数字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推进盂城驿智慧旅游景区、抗战最后一役文化园数字化保护展示等项目,打造沉浸式博物馆、主题公园、旅游演艺等文旅体验新场景。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