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乡村旅游绘新篇
2023-02-06
来源:重庆日报
近年来,奉节县用好生态、人文“两个宝贝”,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推进农业产业“接二连三”,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6017元,同比增长8%。如今,在“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橙有远方”的奉节县,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登上奉节县永乐镇三峡村白盐山,远眺之下,李白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中的白帝城便可收入眼底。
白帝城位于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的白帝山上。千百年来,无数诗词名家在此留下众多千古名篇,奉节县也有了“中华诗城”的美誉。
如何将丰厚的文化资源、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动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好农文旅融合之路成为了奉节县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的一个关键切入点。
永乐镇大坝村位于奉节县长江南岸,每年4月份,奉节脐橙花开,金黄的脐橙、白色的橙花呈现出“花果同树”的独特景观,吸引了城郊游客纷纷前往“打卡”。
这种将农业种植与休闲观光进行嫁接的方式,不仅延长了产业价值链条,还拓宽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2022年,奉节县结合国家现代农业园建设,开展脐橙园A级景区打造,推出10条脐橙采摘线路,进一步推动了城郊休闲游发展。
“打好‘三峡牌’‘生态牌’‘人文牌’是全县旅游业差异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的关键,也是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底气和基石。”奉节县相关负责人说。
高铁是打开快捷旅游的黄金通道。2022年6月,随着郑渝高铁的通车,奉节县结束了不通高铁的历史,旅游业迎来新机遇,“三峡牌”“生态牌”“人文牌”迎来新布局。
“乘高铁到夔门、观世界天地、享三峡凉都、赏土家风情。”2022年7月至8月,奉节县举行了2022首届中国长江“三峡凉都”(奉节)康养旅游暨土家风情文化节。
据介绍,“三峡凉都”位于奉节县兴隆镇和龙桥、太和、长安、云雾四个土家族乡集中连片区域。该区域地处中亚热带暖湿东南季风气候区,海拔1200米以上的连片避暑区有741平方公里,6至8月平均气温21.6℃,森林覆盖率达76%,负氧离子达3000个/立方厘米,有“中国气候宜居县”和“中国天然氧吧”等美誉,是长江三峡周边地区最大的高山避暑胜地。
同时,“三峡凉都”坐拥A级旅游景区5个,还有80多个待开发的特色景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区域内5个乡镇少数民族人口1.9万人,保留有较为完好的土家族特色建筑、饮食、文化活动等,成为体验土家风情的“打卡地”。
“在文化节期间,我们签约项目总投资5.6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个,还催生了乡村康养旅游新业态。”奉节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城郊休闲型到避暑度假型再到康养型,近年来奉节县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愈发创新化和多元化。
截至目前,奉节县已有2个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条,到奉节体验乡村旅游拥有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品牌效应。2022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1168.5万人次、同比增速13.8%,接待收入53.7亿元、同比增速14.74%;超过2万名村民吃上乡村旅游饭。
在1月份春节黄金周,奉节县迎来了乡村旅游的开门红,全县7天共接待乡村旅游人数达47.3万人次,同比增长29.35%。下一步,奉节县将重点推进兴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着力打造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深化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