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按下全域旅游“加速键”

恩平按下全域旅游“加速键”

2022-09-29

来源:恩平发布

这个周末,广州白领陈志晓和家人又来到了江门恩平,邂逅秋天里第一场温泉。青山绿水环抱中,汤泉雾气氤氲,惬意闲适。“平时我们工作忙,趁着周末好好放松一下。”对陈志晓而言,恩平已成为短途旅行的首选地,“可泡汤,可观景,可放松身心,享受慢生活。”

恩平是一座山水之城。近年来,恩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工作,依托“山、水、文、城、侨”等优势资源,高位布局文化旅游工作,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举全市之力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特色突出、供给丰富的全域旅游业态,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生态旅游目的地。

湾区古邑美如画,全域旅游气象新。近日,恩平市获评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全域旅游为载体,恩平将持续推动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旅游公共服务优化、发展成果共建共享,不断提升区域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春赏木棉红、夏品荔枝鲜、秋游红树林、冬泡养生泉……恩平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拥有全国首个“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全国首个“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避寒宜居地”的美誉,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乡。锦江蜿蜒碧绿穿城而过,如今的恩平“无处不风景,随处可旅游”。

全域旅游是一篇大文章。自去年以来,恩平市委将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全市发展的“三项任务”之一高位推进,并成立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由市党政一把手挂帅,市镇村三级共抓治理、共促提升、共谋发展。制度化的领导机制背后,是全市对全域旅游发展的倾斜与支撑。

谋定而后动。恩平市坚持因地制宜、绿色发展、注重特色、改革创新的原则,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0)》,明确该市全域旅游资源开发、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思路和方法,形成恩平全域旅游发展的特色路径。

在此基础上,恩平市还编制了《促进旅游振兴扶持办法》等专门政策,每年安排5000万元以上旅游发展基金列入财政预算,支持发展全域旅游。具体来看,这笔资金用于扶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企业发展、宣传营销、从业人员培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贴息贷款等奖励。

有效的制度保障是基础。恩平市先后制定《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程建设项目整改提升方案》等,召开全市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专题培训工作会议,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工作指引,全市“一盘棋”,握指成拳聚合力。

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惠及全民”的原则,恩平开拓政校、政企共创模式。该市联合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五邑大学开展旅游战略规划和人才培训,挂牌成立全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推动歇马举人村风景区、泉林黄金小镇、山泉湾温泉度假区、恩州奇石、佳源集团、逸豪酒店等建立协调管理、政策扶持、人才培养、志愿服务等共建机制,为全域旅游创建提供智力支持。

为确保“创全”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恩平市开展“清单制”督导,对每个建设项目都明确责任单位、创全督导员,规定完成时限、建设标准。恩平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督导,各督导组通过飞行检查和明察暗访,对各镇街、各部门单位进行巡回督导检查。“这帮助我们解决了一批难题,有力保障了各项创建任务的顺利推进。”恩平市创全办相关负责人说。

乘坐高铁来到恩平,中山游客李先生扫码打开“恩平一机游”小程序,网红景点、特色美食、线路导航随之了然于心,李先生“秒变”旅游达人,“有几年没来恩平了,这次故地重游发现变化真大,景点更多了,配套更全了,城市更漂亮了。”

软硬件齐发力,旅游更“智慧”。近三年来,恩平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用于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储备规划、旅游品牌对外宣传、全域旅游安全保障、基层旅游环境改善等方面,大力支持和提升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硬件软件双提升。

三级旅游咨询体系不断完善。恩平着力打造“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旅游咨询点”三级旅游咨询体系:走出江湛铁路恩平站,占地600平方米的旅游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门票售卖、文化展示、商品展销等服务;来到良西、圣堂,多个游客中心兼具功能与颜值,自成旅途新景点;游逛各大景区、高速服务区、公园广场、特色美食街区,23个旅游咨询点让各项服务触手可及。

特色美食街点亮“夜经济”。恩平市因地制宜建成具有恩平特色的金沙时代广场商圈特色街、南堤东路美食街、华盛步行街特色街、领汇新地美食街等特色街区,打造新型商圈,丰富全域旅游元素。

提升基础设施串联公路风景。按照“四好农村路 旅游 文化”的理念,恩平将“四好农村路”作为连通城乡一体、助力经济融合转型、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重要载体,依托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打造了S369、S276、X559、泉林至高铁站线路、泉林环湖路、福帝线、禄三线、X831乡村旅游风景道等一批旅游通景公路和观光休闲公路,构建全域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作为全省首个开放式文商旅结合的主题服务区,沈海高速公路大槐服务区也成为网红打卡点。

“恩平一机游”让出行更方便。集系统化、智慧化、轻量化三大优势,“恩平一机游”小程序设有恩平市全域旅游全景图,以及旅游助手、旅游服务两大功能,能让游客更快了解最潮玩法,更快捷找到各类服务。

“五种文化游”带来不同体验。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恩平市制定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了特色鲜明、布局科学、配比合理的“五种文化游”旅游精品线路:“温泉文化游”“田园文化游”“红色文化游”“冯如文化游”“华侨文化游”,每一条线路都带来特别体验。

文旅招商地图广邀八方来客。恩平先后发布“文旅产业招商地图”“民宿产业招商地图”,串珠成链展示了21个旅游招商项目、20个民宿招商项目,吸引客商投资兴业,做大做强恩平旅游。

强化监管提升游客满意度。结合实际,恩平制定多项旅游服务标准规范,完善旅游市场“红黑榜”制度,建立优质服务商名录。同时,该市还建立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机制体制,成立旅游巡回法庭,建设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加强旅游人才建设,打造安全有序、智慧和谐的旅游环境。

“欢迎来恩平过冬!”今年8月,恩平温泉嘉年华暨乐购恩平消费节走进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跨越千里,恩平向“奥运冠军之城”市民发出温暖邀约,推介江门、恩平的宜居环境、侨乡人文、生态旅游,促进两地交流合作。

好山好水更要有好故事。近年来,恩平市着力提升自身旅游品牌形象,通过借力媒体平台、参加各类展会、承办体育赛事等方式,进一步擦亮恩平“文旅名片”。

作为宣传主管部门,恩平市委宣传部深挖全市全域旅游创建亮点,主动策划,对恩平历史、文化、美食等优质旅游资源全盘梳理、科学分类、深度整合,抓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讲好旅游故事,凸显发展优势,扩大宣传面,不断提升恩平旅游城市的品牌度。

冯如故居、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恩平拉美华侨华人展览馆、恩平烧饼、恩平濑粉、恩平裹粽、恩平簕菜……今年以来,一个个独具恩平特色的文旅符号频繁亮相央媒省媒,恩平的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

品牌创建提升文旅影响力。通过挖掘民俗传统,恩平每年举办各种特色节庆活动,如簕菜美食文化节、大田菜心节、良西“四薯”美食节、那吉腊鸭节、牛江冯如文化暨濑粉美食节等。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起,恩平市每年都举办温泉欢乐节,宣传推介丰富的旅游资源,至今已连续举办19届。

“我们还连续多年组织恩平旅游企业、特产手信商家参加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香港国际旅游展、深圳文博会、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重大旅游展会,宣传推介恩平文化旅游产品与资源。”恩平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体育赛事是“吸粉”“引流”利器。近年来,恩平市以打造侨乡运动活力之城为目标,高规格承办各类体育赛事,发挥体育名人的影响力推介宣传城市形象。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今,泉林黄金小镇累计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20多场,涵盖汽车越野赛、竞速赛,传奇车竞速赛,摩托车越野赛、竞速赛、花式表演,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等。恩平市泉林黄金小镇获评广东省特色体育小镇,并于2021年5月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恩平市鳌峰公园北入口广场前,总投资2.7亿元的体育公园等项目正在加紧施工。“这是恩平市委、市政府贯彻执行‘全民健身计划’,落实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要举措。”恩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为广大市民提供多种体育运动场地和配套服务设施,同时推动文体产业联动发展。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