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探索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江苏探索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2022-09-07

来源:扬州网

徜徉在壮志街头,一座座农家院错落有致,一面面文化墙让人见贤思齐,一座座现代农业园呈现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老石碾、老磨盘、老瓦罐等物件把村庄装扮得别具风情。

近年来,海安经济开发区壮志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紧抓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机遇,坚持规划先行,以农业发展为根、以本土文化为魂、以乡村旅游为体,高标准建成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先后获评“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走出了一条农文旅兴村的特色发展之路。

壮志村党总支围绕打造农文旅特色田园乡村,走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邀请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进行乡村整体规划,挖掘当地农耕文化、贤人文化、创业文化、民俗文化,形成“一心一轴一带”的空间布局和“1个田园综合体、5个农业园、3级景观道路体系”的发展规划,明确“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的特色田园乡村发展目标。

围绕规划方案深化,该村党总支组织党小组长、村民代表走村入户,积极开展邻里“微聊会”、群众促谈会,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17条,梳理出老旧集镇改造、水系清洁通畅、多功效景道路等20个重点项目。

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等,坚持党员示范在一线、冲锋在一线,勇当项目攻坚克难的“排头兵”。2.6公里的景观河道、如李景观公路、壮志老集镇更新,在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也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做到项目落地群众满意。

村党总支按照“产业相同、地域相邻、资源相似”原则,与周边相邻的石庄村、品建村等3个村党总支及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联合,建立党建联盟,优化整合人才、资源、阵地等多方面资源要素,形成“大带小、强带弱”的共建共享发展格局。通过“村党总支主导 党员带头 社会投资 村民参与”的模式,鼓励、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用工商资本反哺现代农业,促进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村集体成立壮志农地股份合作社,先后流转超九成的土地,高质量建成9家家庭农场和3家省级示范农场,引进铁皮石斛、市政花卉、绿化草皮、园林苗木等6家现代农业项目入驻,项目总投资额达4亿元,实现农户与企业主体利益联接、互利双赢。农民有着享有土地租金分红的同时,还有着家门口打工的收入。2021年,壮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万元,村集体组织股份分红50多万元,全村村民创业的现代农业项目已达23个。新生代农场主王小琴在村党总支的感召下,放弃南通创办的服装加工厂生意,回到家乡流转了1000亩土地进行稻田粮食生产,并挂职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级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壮志村历史悠久,为了不让优秀乡土文化湮没在历史洪流中,村党总支成立乡风文明促进会,带领党员志愿服务队充分挖掘优秀家风家训、名人故事,村史馆、乡村“复兴少年宫”等,不仅成为村民启迪后生、放飞理想的必到之处,也成为外地游客旅游打卡的网红地。

建筑面积约1860平方米的魏建功纪念馆,以翔实的文字、丰富的图片、珍贵的手稿等,系统展示了魏建功先生求学、执教、学术研究等生平经历,在音韵研究、普通话推广、古典文献学科创建、汉字简化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也成为代表壮志村浓厚文化底蕴的靓丽名片。

通过村企共建,成功注册壮志牌大米、凌云牌糕点等当地农产品品牌。围绕历史民俗、乡土风情、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村党总支串珠成链,精心编排旅游线路、包装旅游产品,借助学习强国、本地融媒体、抖音、寻味海安和苏菜直通等平台,多渠道进行营销推广,促进“田园变花园、劳动变运动、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打造了珍稀药材、地方小吃、农耕体验、观花怡情、游学增知等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文旅名片。

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如今的壮志,“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观雪”的四季风情让各地游客流连忘返,以农文旅融合为特色,满足人们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多元化需求的田园乡村之路越走越宽!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