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文旅融合打造民俗文化生态美景

墨江文旅融合打造民俗文化生态美景

2022-07-26

来源:云南网

墨江文旅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良好,素有“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的美誉。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以及全县高速公路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墨江文旅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机遇面前,墨江围绕着“国际双胞生态旅游城”发展定位,如何应时而动,因势而谋,不断擦亮既有文旅品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6月21日,正值夏至,第十六届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圆满落下帷幕。因为疫情影响,连续举办了15届的墨江国际双胞胎节,今年首次采用“云端开幕、线上办节”的方式,充分运用网络科技手段,将主要活动搬至云端,依托线上新媒体平台,探索线上办节新模式,不断提升双胞胎节的社会美誉度、全民参与度,打造新一届国际化、大众化、市场化的云端盛会。

5月20日,云上第十六届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网络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打卡北回归线大道、墨江乡愁好物、“哈尼欢歌”快闪秀……一系列富有特色、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省市10多家媒体联合直播,全网观看量超过404万人次,点赞超10万人次,让墨江双胞胎节持续霸屏朋友圈,广大网友对墨江有了新的认识。

发布会现场还推出了《墨江最美乡愁旅游服务指南》。该指南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覆盖了墨江全县旅游资源,制作呈现了“墨江乡聚”“墨江骑迹”“墨江红记”等精品旅游线路、乡村旅游线路和打卡点,并邀请知名插画师绘制“墨江最美乡愁旅游地”手绘地图,用年轻、多样的视角讲述墨江故事,助力墨江打造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美乡愁旅游目的地。

在云上国际双胞胎节一个月左右的节庆时间里,墨江组织开展了双胞打卡活动、“双子星”才艺大赛、吉尼斯世界双胞照片征集、共唱墨江曲、哈尼服饰展播、云逛墨江和墨江特色宴活动;并在夏至日当天,联合云南天文台在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开展北纬23°26′星空直播,全网观看量超46万人次。通过这些节庆创新活动,墨江努力打造“云端”过节新风尚,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哈尼之乡 回归之城 双胞之家”的魅力。

据悉,自2005年第一届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举办以来,该节庆活动累计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1.5万余对(次)双胞胎和400余万游客参与,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20亿元,已然成为了墨江乃至云南特色节庆活动的“头部”品牌之一,对墨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墨江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以哈尼族为主的25个民族,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同时,墨江生态资源富集,这里有层峦叠翠的哀牢群山、遮天蔽日的万亩桫椤、气势磅礴的哈尼梯田、环山绕谷的万亩茶园,2017年成功申报云南墨江国家森林公园,2019年荣获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称号……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文旅产业开发价值。

近年来,墨江县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持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化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哈尼祭竜节、彝族火把节及“十月年”“苦扎扎”“北回归线大江野钓赛”等一批特色节庆文化品牌、乡村旅游品牌,营造起以文塑旅、以旅兴文、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

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十三五”期间,墨江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基本形成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基础的综合交通网络。在此基础上,墨江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县城运动场、北回归线标志园、文庙提升改造顺利完成,国际酒店高端品牌温德姆落地墨江,双子星大酒店、兰亭园酒店等中高端商务酒店投入运营,文化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全县旅游条件不断成熟。

精心打造旅游产品。依托传统民风、民俗、历史风情等地域文化特色,积极探索推进“一乡一业一线”“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建设,推出县城精品游线路1条、美丽乡村休闲观光自助游线路3条、红色旅游线路1条、精品茶旅线路1条。以乡村旅居、休闲农业、农耕体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为切入点,逐步推动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专项旅游等复合型旅游升级。

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近日,墨江县第二批非遗就业工坊正式挂牌成立,此次挂牌成立的4个非遗工坊都是相对应的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企业。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墨江不断创新非遗技艺传承方式,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大力开发非遗产品,使传统制作工艺成为群众致富创收的有效途径。同时,墨江还开展调研、走访活动,鼓励和扶持乡土人才开展农村文化艺术、民族民间文化等乡土文化技能培训,持续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在墨江推出的精品旅游线路中,红色旅游线路格外引人注目。事实上,墨江红色历史悠久,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开发红色旅游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墨江是云南省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1921年以来,在十月革命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一大批墨江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启蒙。有着光荣革命斗争精神的墨江各族人民,在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和解放的伟大斗争中,与全国各族人民并肩战斗,同甘苦、共患难,用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历史壮丽篇章。如今墨江保存下来的革命遗址如县城革命烈士纪念塔、景星官厅之战纪念碑、坝溜革命烈士纪念碑、那哈格牙烈士墓碑都是真实写照。

在阿墨江上的忠爱桥头,镌刻着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防公路建设者、昆洛公路的题词。如今,站在新老交会的忠爱大桥上,瞻仰着题词,铁索桥已成为历史车轮的缩影,新老大桥依然矗立于阿墨江畔,见证着历史变迁的进程。

为确保红色文物安全,墨江持续加强保护工作。建立健全文物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与乡(镇)及县属部门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坚持常态化检查与定期巡查相结合,年均开展红色文物巡查不少于2次,强化督促辖区负责人、文保负责人切实加强文物日常巡查维护,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提升群众文物保护意识,有效筑牢文物安全保护墙。

在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上,墨江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深入推进红色旅游基地示范点建设,丰富旅游新内容,拓展旅游新空间。推出红色旅游线路,即解放县城指挥部(碧溪古镇李秀山宅)—县城革命烈士纪念碑—忠爱桥毛泽东、朱德题词碑。2021年,“墨江县人民反蒋自卫军指挥部旧址”展示体验馆建成,集中介绍和展示1928年至1952年间墨江县革命斗争史主要历程。自建成以来,该馆累计开展红色教育宣讲100余场次,参观人数近5万人。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