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岷县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2022-07-04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甘肃频道

岷县古称岷州,史前为西羌之地,自公元前623年纳入大秦版图,在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沧桑历程中,孕育出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勤劳淳朴的岷州儿女从洪荒走向文明,开疆拓土、生生不息,在岷山洮水间传承创造了优秀的文化艺术,奏响了跨越时代的历史文化强音。

定西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是甘南草原向黄土高原、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境内海拔2040-3754米,素有“陇原旱码头”之称。岷县的主要景点有狼渡滩湿地草原、双燕生态景区、岷州会议会址等。此外,岷县还是“中国洮砚之乡”、“中国花儿之乡”、“中华诗词之乡”,“联合国民歌考察采录基地”。

“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眼下,定西市岷县西寨镇千亩油菜花正处于盛花期,金黄色的花海铺满大地,吸引不少游人前来观光。
驱车从岷县县城出发,沿着国道316线行驶30分钟,便来到西寨镇“千亩油菜花海”。“疫情期间不用出县,带着一家老小在家门口游花海、看风景、品美食,感受大自然的诗情画意,心情非常愉快。”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醉人的花海,让前来赏花的市民群众深感不虚此行。
西寨镇举办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只是岷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岷县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立足把“农业做成生态,把生态做成旅游,把旅游做成产业”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桥头堡”和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积极探索“党建 旅游”新模式,为乡村旅游插上了“腾飞翅膀”。

夏日的岷县牧马滩,绿草如茵、牛羊散落,山间森林、草原、溪涧等自然景观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上,游人熙熙攘攘。岷县麻子川镇充分利用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优美的自然风景,做好“红绿相融”旅游文章,全力打造集地域特色、美丽乡村、红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业发展新形态,赋能乡村振兴。

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岷县麻子川镇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探索建立环境卫生整治“十项机制”,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偏远山沟的“烂泥湾”华丽转身为干净整洁的“桃花源”,“绚丽甘肃·十大美丽乡村”“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基本示范村”“甘肃省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社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接踵而至。

把乡村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岷县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深入挖掘特色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民间传说等乡村文化,在此基础上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园、农家乐等,让乡村回归乡村,处处可品乡菜、时时可享乡愁。

新文旅带来新机遇,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漫步在清水镇腊梅村,迤逦的田园风光与洁净的村庄环境,让人切身感受到田园村居的温馨和惬意。“随着生态立县战略的大力实施,村庄环境越来越好,加上村庄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到这里游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老百姓的腰包也跟着鼓起来。”腊梅村党支部书记白亚斌说。

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岷县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党建 乡村旅游”的新路子,让乡村文化、乡村农业、生态观光等协同发展,既换来了金山银山,又留住了美丽乡愁,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打牢了坚实基础。

这里没有摩登街头的繁华,只有蓝蓝的天和绿绿的草,它给予的一切都在这里,山林葱翠,阳光温暖,青草从泥土中散发着清新的味道,伴着清风而来,大口的呼吸,这是自由的味道。田野除了宁静的美好,也有欢乐的派对。逃离城市,民宿在山野,漫煮小时光,是不一样的生活,也是向往的乡村生活。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