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跑出全域旅游发展“加速度”

修水跑出全域旅游发展“加速度”

2022-06-24

来源:九江新闻网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黄庭坚的千古名句在修水如今已成现实。近年来,修水县锚定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坚持“一个定位、打响两大品牌、实现三项目标”工作思路,推动景区旅游、乡村旅游、城区旅游“三箭齐发”,跑出全域旅游发展“加速度”。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4个国家级4A景区、10个国家级3A景区和1个江西省5A级乡村旅游点、20个省3A级乡村旅游点、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五星级自驾车营地、4家四星级饭店,成功摘得“全省旅游强县”“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两块金字招牌。去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936.5万人次,同比增长13.8%;旅游收入达80.5亿元,同比增长20.1%。

“在旅游创建上全力攻坚、全面突破,让修水成为一个全域全季旅游的好地方!”今年修水县“新春第一会”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全面动员部署,明确了全域旅游发展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

修水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大江以西山水之秀甲天下,洪州分宁县钟秀居多”“文章奥府”等盛誉,红色、绿色、古色、特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快速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修水县第十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强工兴旅”发展战略,着力把旅游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思路决定出路,力度决定速度。《关于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修水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修水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一系列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建立“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家跟踪服务单位、一张规划施工图纸、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文旅项目推进机制;双井黄庭坚故里景区二三期、陈门五杰故里景区提档升级工程、宁州古城、鹿鸣谷景区、金龙山景区等一大批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形成“文化之旅、红色之旅、青春之旅、童真之旅、休闲之旅”五大主题旅游线路,修水旅游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旅游设施改造提升、奖励旅游企业等,全县建成和在建旅游项目达20个,总投资超200亿元,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迈出铿锵步伐。

修水,是一个诞生文化奇才的地方,为“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乡”,拥有“诗书双绝”黄庭坚和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两座文化高峰,也是秋收起义主要策源地,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沿着修河而上,距离修水县城不到10分钟车程的杭口镇双井村就是黄庭坚故里,如今这里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国家4A级景区。记者日前来到该景区采访时看到,旅游大巴排成长龙,来自周边地市区的千余名学生来此研学,津津有味地听导游讲述黄庭坚的故事,了解进士文化,亲手制作花灯,现场异常热闹。

据修水县文广新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修水县依托“黄庭坚故里”“陈门五杰故里”2个国家4A级景区,促进文旅融合,先后与省内外200多家学校、公司、单位合作,开展“研学游”活动,累计接待各类研学培训班400余个,培训超过30万人次。

古色文化焕发生机,红色旅游欣欣向荣。上衫乡上衫村是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所在地,如今已是一处红色文化打卡地,众多周边省市游客慕名而来听红色故事、看红色旧址、吃红米饭南瓜汤,感悟“初心之旅”。

近年来,修水县拨出专项资金,通过修旧如旧的方式,对红色旧址进行修缮保护,最大程度还原历史原貌,并将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与红色旅游有机结合,先后打造上衫乡上衫村、溪口镇包家庄村、黄沙镇彭桥村等一批红色文化名村,带动了当地红色旅游发展。去年以来,仅上衫村红色教育基地就接待了游客600余批次、超2万余人次。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