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甲级民宿—体验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

鄂尔多斯甲级民宿—体验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

2022-03-31

来源:鄂尔多斯文化旅游

近日,《文旅中国》推出了两会特别报道专栏,报道指出鄂尔多斯市黄河大峡谷的民俗民宿火了起来:“2021年,准格尔黄河大峡谷峡谷雅宿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甲级旅游民宿”,准格尔旗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彦聪不无骄傲地说,“这是我们创造性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得意之笔!”

接下来,就来领略“国字号”民宿之美。报道介绍说,峡谷雅宿地处历史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建筑群内,在原有传统村落基础上,提升打造“一院一品、一房一景”的个性化旅游民宿。所有建筑外观全部就地取材,优选当地黄片石砌筑,而室内却融合漫瀚文化、渔业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及窑洞文化等主题提升居住功能,处处彰显着时髦精致的现代美学。

同时,配套有特色餐厅、黄河印记文创店、酒吧、采摘园、农家定期微型集市、休闲乐园等丰富民宿业态,给游客提供沉浸式休闲度假体验。报道还说,准格尔黄河大峡谷紧抓黄河文化公园和黄河几字弯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挖掘黄河文化、漫瀚文化精髓,尝试“景区+民宿”的模式,让游客在景区内感受自然之美,在乡村里体验民俗风情。

来鄂尔多斯除了要体验民宿之外,还有乡村旅游,必然是要在这里体验农家生活的清幽静谧惬意感,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嘈杂,有的只是农牧家田园的鸟语花香、美丽的自然风光,是回归自然的必选之地。

益丰寨位于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光明村一社处,是一家集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文体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型田园度假村,度假村涵盖现代农业、特色旅游、采摘体验、休闲垂钓、烧烤野营、田园社区等多板块项目。

达拉特旗赵大剪文化户,坐落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东海心村。这里河套田园风光秀丽,黄河渔村景色优美,是国家三期农业综合开发区,赵大剪文化大院被命名为“农(牧)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通过办节、办展、带动旗、镇、村旅游、商贸、运输、餐饮、娱乐、广告业的发展,为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农民增收,带动乡村旅游文化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草原情歌牧家乐生态园位于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昂素嘎查,这里基础设施完善,已实现网络全覆盖,可同时容纳400余人就餐。以“传承民族文化,展示草原魅力”为宗旨,以休闲旅游观光,餐饮住宿为核心,发挥草原风光、民族餐饮文化、歌舞文化资源优势,成功组建自己的艺术团体—亲兄弟组合,用蒙古乐器与歌声向游客讲述着草原的黎明和夜晚。

鄂尔多斯市积极寻找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条各环节的衔接点,推动“文化旅游 ”发展,推进文化旅游与农牧业、工业、金融、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全市休闲度假、红色研学、乡村旅游等业态蓬勃发展,培育形成了响沙湾、鄂尔多斯草原、黄河大峡谷、七星湖等一批休闲度假目的地,康巴什区、东胜区分别被评为国家级、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伊金霍洛旗入围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公示名单,鄂尔多斯草原入围自治区度假区公示名单。

康巴什区乌兰木伦文化和旅游街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康巴什区乐康吧获评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经过历年打造,罕台镇羊绒工业旅游小镇、独贵塔拉沙漠越野小镇、苏布尔嘎非遗小镇、百里长川、哈沙图、巴图湾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和乡村旅游集聚区发展态势良好,伊金霍洛镇、巴图湾村、布拉格嘎查等3个村镇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峡谷雅宿”获评全国首批甲级旅游民宿。
鄂尔多斯市协同推进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健全完善服务设施,苏木乡镇图书馆分馆实现全覆盖,并逐步向车站、机场、重点景区延伸覆盖。市文化馆被评为2021年度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为自治区唯一入选单位。

加快建设鄂尔多斯市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打造集宣传、展示、咨询、服务、体验、管理于一体的文旅综合服务平台。完成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实现“一部手机游鄂尔多斯”。扎实推进“厕所革命”,2015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新改建旅游厕所658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家庭卫生间实现全覆盖。

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全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图书馆、文化馆(站)建成数量和上等级率均居全区前列。乌审旗文化馆、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入围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名单,东胜区文化馆、伊金霍洛乌兰牧骑等5个单位入选全区“双服务”先进集体;准格尔旗漫瀚调、乌审旗走马文化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杭锦旗古如歌艺术、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民俗等4个项目入选全区民间艺术之乡名单;鄂托克前旗图书馆、达拉特旗图书馆等8个单位荣获第六届全区“双服务”先进集体;乌审旗乌兰牧骑、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赵子义分别被评为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

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每年组织举办农牧民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组织全市乌兰牧骑每年深入基层开展惠民演出服务1000余场次,源源不断将精彩的文化大餐送到农村牧区,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鄂尔多斯市积极开展对外文化旅游交流推广,“‘一带一路’上的乌兰牧骑”在欧洲、大洋洲及东南亚地区精彩巡演。持续在晋陕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省区等重要客源地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在西安、广州、银川、上海、太原等重点客源城市设立鄂尔多斯文化旅游营销中心。组团参加了香港国际旅游展、深圳文博会等重要展会活动。联合延安、西双版纳等城市推出“红动蒙陕”“双城对话”等区域合作宣传营销品牌活动,积极落实国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连续两年代表自治区参加文化和旅游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座谈会。
鄂尔多斯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在央视播出了《神秘的草原石窟》《成吉思汗灵榇西迁》《马背上的青铜帝国》《非遗鄂尔多斯》等系列纪录片。乌审走马竞技、鄂托克民间信俗六十棵榆树祭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讲好鄂尔多斯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
鄂尔多斯成功承办201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第三届内蒙古地方戏优秀剧目暨沿黄省区地方戏展演、“2021内蒙古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季”开幕式、“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剧目展演月”等活动,打造了春季那达慕、夏季草原丝路文化旅游节、秋季美丽乡村文化旅游节、冬季冰雪那达慕及鄂尔多斯四季赏花等品牌文旅活动,全面提升鄂尔多斯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