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镇打造文旅融合高品质景区村

白塔镇打造文旅融合高品质景区村

2022-03-02

来源:仙居新闻网_仙居新闻

整洁干净的道路、清澈见底的流水、古色古香的房子、来来往往的游客……走进白塔镇感德村,可以感受到,相比以往,该村的旅游体验更加精致了、公共设施更加精良了、生态环境更加精美了、运营管理更加精细了。

去年以来,在”微改造、精提升”推进过程中,感德村以全县”环境革命”整治行动为契机,开展门前屋后全面清理、道路两侧绿化全面优化、农房立面全面提升,实现了全村风貌颜值总体提升,粉墙黛瓦的江南小村风韵凸显。

感德村是3A级景区村,是仙居“微改造、精提升”的先行试点之一。该村庄面积约5平方公里,总人口1565人,全村党员69名。耕地930亩,山林3660亩。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43万元。先后获得了省文明村、省级民主法治村、省卫生村、省绿化示范村、省森林村庄等荣誉称号。

感德村毗邻韦羌溪,被称为“仙居的马尔代夫”,因此白塔镇深挖文旅内涵,做好“小马代”的山水文章,推出了嬉溪水、摸螺蛳、玩石头、网小鱼、冰西瓜等12种“趣游感德”的玩法,从文化 创意角度丰富游客的综合体验。

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后,前来感德村进行洽谈的民宿投资商非常多。为避免盲目无序开发,感德村将村子划定为开发区域和不开发区域。目前,感德村已划定了绕古堰两侧区域命名为上善若水主题民宿区作为主要发展区,目前村里已完成老四合院收储两处,房屋30多间,引进融悦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精品民宿,元旦期间融悦酒店已正式开业。

“这个菜园不错,实用又美观,很有学习价值。”每次有外地的考察团来感德村参观考察时,总是对“一米菜园”赞不绝口。

感德村通过“一米菜园”创建,不仅将村内闲置的零星土地利用起来,有力破解了农村房前屋后乱堆放这一老大难问题,让卫生死角变成新景观,同时又方便了村民,让大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自己种的放心蔬菜。

“这里的水是真的清澈。” “快看,还有这么多鱼。”……引起前来参观的游客惊叹的水系就是著名的感德堰源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最大特点就是“至清”。很多游客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好的水。自微改精提工作开展以来,感德村对该堰进行了彻底的整治清理,此堰已经成为村里的一张重要名片。

感德村以“微改造”为切入点,弘扬匠人精神,打造品类丰富、体验多元的旅游消费产品,实现文旅融合、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白塔镇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对感德村景观门户进行了提升,融合了感德村古堰和清廉两大文化元素。一是“感德堰”文化。相传堰建成后,由于进水口沙石淤积于内,堰渠滴水不进。有一人为查勘究竟,只身钻进暗涵进行疏通。不料溪水暴涨,退避不及,殁于涵中。后人为了纪念此人,将堰取名感德堰,堰源所在地的感德村也就因此得名。二是清廉文化。感德村是仙居村务大事民决制度的发源地,村务大事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由村民代表投票表决,该项制度创新得到省民政厅的批示肯定并被全市推广。

在百年豆腐坊, 可以看到一副青石磨,来来往往的游客都要上手体验一下“磨豆腐”的感觉,并品尝一下百年豆腐坊出品的传统工艺豆腐。

“看到这个磨盘就想起了小时候的场景。”从宁波来的游客姜景猛说,“用石磨盘磨出来的豆浆醇香浓郁,味道真的很地道。”

经老铁锅炖煮后做出的豆腐口感一流,品尝过的人都称“比老豆腐要嫩,比嫩豆腐要老”,正所谓“青石磨磨浆老铁锅炖煮,慢工出细活,磨出来的豆腐,绝对味正。”

传统工艺制作豆腐,每个家族都有秘方,这户主人曾说过,制作豆腐的秘诀有三,一是点卤的比例要把握好,二是压制的时间要控制好,三是磨豆浆纯熟的技巧以及用大铁锅烧煮豆浆来“烹香”。

在感德乡愁记忆亭,可以看到感德村近代以来本村重大事件的记录:本村第一台燃油机、第一个大学生、第一次通电等标志性事件,从中可以看到仙居的一个普通村庄,乃至中国的一个普通乡村,如何一步一步地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

目前,茶叶依然是感德村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2008年从外地引入白茶、黄金茶等珍稀茶叶品种,采用绿色有机生产要求进行管理,每年炒制的新茶在市场上可是抢手货,每斤可以卖到1000多元。仅2021年就有3500多斤优质茶叶投放市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为提升感德村白茶、黄金茶、茶油等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将用‘神仙大农’这个仙居县区域公用品牌,主推‘感德黄金茶’,建设新型农家货产销一体平台,从而促进农户增收。”感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明奇表示。

在感德村还有一个韦羌山户外运动CLUB,感德丰富的山水资源吸引了青年创客黄山驻扎此地。创始人黄山是有十多年资历的攀岩爱好者,10年前他就爬上了观音峰,那时便与仙居结缘。2年前黄山带着他的梦想再次回到仙居,此时的他掌握了岩鞋修补技术,于是他创办了这个户外运动俱乐部和YM岩鞋工作室。

白塔镇还打造了一条通往美好生活的“幸福彩虹道”,同时在彩虹道两侧进行了绿化整理提升,打造主题民宿区的美丽后花园。

近3年来,感德村文旅融合产业蓬勃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全村年平均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3年间,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翻番,从50多万元增加到150多万元,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近年来,白塔镇聚焦做好旅游“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围绕“风景增色、游客增加、百姓增收”的“三增”目标,通过实施“来往有趣、画中有诗、老屋有喜、清廉有为”的“四有工程”,成功创建省美丽城镇样板镇、4A级景区镇、16个景区村。

白塔镇将继续以打造世界级旅居地为目标,深化“微改造、精提升”工作,持续打造出像感德村一样既可以肆意于山水,又可以沉溺于乡村烟火的高品质景区村。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