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全面促进全域旅游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玉屏:全面促进全域旅游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021-12-24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玉屏侗乡风情园景区位于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景区所在田坪镇2020年9月被评为全省示范型健康养老小镇,田坪村2020年8月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玉屏侗乡风情园是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4A级旅游景区,占地2358亩,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景区集2万平方米的侗家风情建筑群、乡愁馆、侗绣馆、箫笛博物馆等景点于一体,与星级酒店、现代购物中心汇集成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样板。

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紧紧围绕“萧笛名都·侗听玉屏”形象品牌,以成功申创玉屏侗乡风情园AAAA级旅游景区为突破口,突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突出“旅游 ”深度融合,突出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助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此外,玉屏还打造了全国首个箫笛专题博物馆,先后举办了“中日韩箫笛学术研讨会”等箫笛文化活动;依托黄桃、油茶等产业开发了花卉观赏、水果采摘、农事体验等旅游业态;举办了茶花泉山地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

通过构建“农旅 文旅 康旅 体旅”四位一体的生态旅游圈,玉屏实现了旅游精品化、乡村精美化、文化精彩化、生活精致化、产业精细化、传播精准化,形成了休闲观光、康养度假、民俗体验、美食品尝、赛事观赏、购物研学等于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年1月至9月,玉屏共接待游客573.3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51亿元。旅游与产业正深度融合,产业链条正不断延伸,发展中的玉屏正全力实现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全力推动“旅游 ”深度融合。推动“旅游 文化”深度融合,加强对箫笛文化、馆驿文化、阳明文化的研究和利用,做好罐罐油茶、赶坳等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挖掘、传承、保护和开发,培育箫笛、侗族服饰、侗绣等文创旅游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

推动“旅游 康养”深度融合,打造以健康养老、生态疗养、中医保健等为核心内容的特色小镇,建成养老产业示范基地。推动“旅游 农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以茶花泉油茶、郭家湾贡米、混寨水果、瓮阳黄桃、洞坪蔬菜为代表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将茶花泉建成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把黄桃、油茶等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为旅游商品。推动“旅游 体育”深度融合,升级打造茶花泉体育公园、自行车训练示范基地、全省击剑训练基地、㵲阳河健身步道,积极创建全县体旅融合示范区。

全力实施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质改造玉屏侗乡风情园门前道路系统,把该景区与侗乡奥特莱斯、“不散的乡场”整体包装打造;加快玉屏茶花泉景区升级改造,大力推进茶花泉高端民宿、油茶康养体验中心、自行车训练基地等项目建设,高品质打造“油茶康养小镇”,完成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加快云起小镇、郭家湾、混寨、瓮阳等乡村旅游精品景区建设,力争到2025年新增AAA级景区2家以上。对标找差距、补短板,把玉屏成功创建成设施完善、产品丰富、环境优美、美誉度高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天穆研学教育基地、茶花泉亲子游乐园已试运营。

全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招引外部企业,培育新生企业,做强已有企业,研究制定激励措施,开展统计监测工作,加强基础数据统计录入,同时,积极拓展旅游景区、旅游酒店、乡村旅游等产业链。截至目前,培育旅游骨干企业1家,其中营业收入200万元旅游企业2家,新增旅行社不少于1家,做强已有企业1家;玉屏已录入旅游产业化基础数据有效在库文化旅游市场主体1424家,前三季度玉屏旅游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数82.07,排名全省二类地区第24位;强化旅游商品的创意设计、生产加工、展示互动,做强“玉屏箫笛”产业。持续开展旅游商品进交通站点、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集散中心、景区、酒店“五进”行动。

全力扩大营销宣传品牌影响力。按照“箫笛名都·侗听玉屏”形象品牌,建立以玉屏侗乡风情园为核心的联合营销机制,统筹开展整体形象宣传。以箫笛文化、侗族文化为主题,主动融入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一带双核”旅游圈,形成玉屏侗乡风情园—朱砂古镇—梵净山、茶花泉—玉屏箫笛博物馆—玉屏侗乡风情园—梵净山等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统筹在景区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和演艺活动,推动玉屏侗乡风情园举办第一届玉屏侗菜美食节暨“玉厨争霸”厨艺大比拼活动、玉屏侗乡风情园“过侗年”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活动获得央视《今日环球》栏目关注;推动由著名青年箫笛演奏家孟晓洁、玉屏箫笛非遗传承人姚茂顺及当地村民本色出演的音乐片《侗听》正式发布。
全力强化旅游市场服务监管。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旅游安全工作,牢牢守住旅游安全底线。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完善文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和旅游投诉处理综合协调机制,对强买强卖、欺客宰客“零容忍”,落实旅游购物无条件退货制度,降低游客投诉率。坚决依法打击旅游市场的违规违法行为,努力提升游客满意度。完善旅游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以及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处置体系。构建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大力实施“五养五心”行动,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满意度。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