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内江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2022-02-24

来源:四川新闻网

 入春以来,内江资中龙江镇川民村花海洞天景区,80余亩红梅绽放,四面八方游客“闻香”而来,赏花游玩不亦乐乎。

“竹海古渡”坐落在内江沱江乡,甘家渡村附近的公路边,走入竹海古渡,望不到边的竹林枝繁叶茂,各呈丰姿,它们或互抱成丛,相依相扶或密集路边,顺着曲折幽径。
清风徐来,群竹婆娑起舞,让人感叹!竹林处处有诗意、清香,据说这里冬暖夏凉,气候十分宜人,一年四季都可以观光。

如今,乡村游已经成为内江打响旅游品牌的一个重磅武器。

途经新场镇卡房村、龙奉村。过去“藏”在大山深处的黄桃、蘑菇、竹筒酒等农产品,随着这条路走出了大山,远销北京、上海、杭州等地。

起点位于市中区永安镇大庄村,终点位于大鹿路与内威路交会处,途经永安镇、白马镇、朝阳镇,全长9.329公里,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基宽度6.5米,路面宽度5.5米。地处4A级旅游风景区,沿途都有好风光。

起于内江高新区高桥街道学院路,止于东兴区田家镇,全长约9.7公里。道路两旁有银杏、香樟,是一条融合交通 旅游的示范公路。

近年来,内江建成乡村旅游点56个,推广乡村旅游线路17条。一条条农村公路,不仅成为一道美丽风景线,也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加码助力。

交通兴,则百业兴。回望故乡的路,通衢大道代替了泥泞的乡间小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一个个乡村振兴的故事正在甜城大地上发生,“产业内江”“生态内江”“甜蜜内江”正向我们阔步走来!

2月22日,记者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使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也是引领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更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今年,内江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立足农村发展实际,突出项目建设、文化惠民等重点工作,通过壮大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在投资促建设方面,内江将在2022年完成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罗泉古镇、尚腾艺术小镇3个省级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及验收工作,谋划更多更好的文旅项目纳入2022年度省级文化旅游融合示范项目库。做好21个市级以上乡村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加强项目分析、协调、调度,确保项目投资完成10亿元,力争有10个项目竣工投产。以组团式开发模式加快启动“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中提到的“5大重点乡村旅游示范区和10大特色旅游乡镇”建设,围绕穹窿地质地貌、乡村旅游、研学旅行等包装一批乡村文旅重点项目专题招商。

在文化促惠民方面,围绕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组织和策划文艺创作,重点策划创作《悠悠凤鸣山》《渔夫和鱼的故事》等剧目;提升打磨《糖坊风云》《牌坊街的秘密》《心有所蜀》等剧(节)目。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百姓大舞台、公益大讲堂、书画大展场”三大品牌活动,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活动,形成在全省有较强影响力的文旅活动品牌。抓好全市120个乡镇、1101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免费开放工作,做好13581个自然村广播电视的安全播放和运行维护工作。加大对乡镇不可移动文化的保护力度,积极做好传统手工艺和非遗技艺的保护利用开发。创新非遗产品开发、宣传方式,发挥非遗产业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推动作用。推进乡村文旅能人培养扶持工作,培育评选一批乡村文化能人,支持一批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示范项目。

在旅游促发展方面,积极开展系列天府旅游名牌申报创建,重点支持市中区永安镇,资中罗泉镇,威远连界镇,隆昌古湖街道、普润镇、圣灯镇创建天府旅游名镇,支持市中区黄桷桥村、龙门村,东兴区正子村,资中孟塘镇睦邻村,威远四方村、桥凼村,隆昌净土村、印坝村、古宇村创建天府旅游名村。全力包装推荐甜城乡村旅游品牌,采取立体多元宣传模式,以近郊游、周边游为市场方向,加大文旅宣传提升乡村旅游热度,助推乡村振兴。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与文旅发展专项规划的有效融合,按照“小景区”整合成“大景区”的思路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拳头产品,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真正对接成渝地区假日游、周末游、乡村游。

随着居民旅游意识的加强,对旅游产品品质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度假游取代观光游,成为广大游客的热衷选择。户外运动、研学旅游、旅游民宿等新业态逐步引领市场。各地强力推进优质旅游,努力满足广大游客对于美好假日旅游、生活的需求。春节期间,旅游产品结构更加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更加健全,文明旅游、诚信经营等成为自觉。

内江万达、威远万达、吾悦广场、万晟汇购物广场等商业中心游客门庭若市。各景区也推出各类特色项目,比如内江古宇渔村景区香溢谷推出的水上自行车、穿越丛林、水上网红桥、网红通天佛手、网红水车战船等多种项目,川南大草原推出的梅花桩舞狮、财神送福、特色美食汇、玩偶互动等项目,都有力的刺激了全市旅游消费。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