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走向文明共融共建发展之路
2022-02-18
来源:新华报业网
2021年,江苏扬州高邮市获批成为第四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扬州市首家。高邮市坚持全要素链接、全市域协同,走出了一条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共融共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邮市地处京杭大运河畔、江淮生态大走廊核心区,历史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优美,以“古、文、水、绿”著称。现拥有3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6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11处省级文保单位,创成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6个。
高邮市紧扣“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精准定位。2018年,高邮市委全会决定将高邮建设成为大运河历史文化名城、高邮湖生态休闲城市、江淮生态经济区创新创业基地、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最美“后花园”,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作为重要抓手形成共识。
高位引领。高邮市成立以市党政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域旅游创建列入高邮市委、市政府对乡镇(园区)、部门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修订出台《市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高邮市财政每年安排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
全域协同。高邮市编制《高邮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规划充分沟通融合。高邮市在清水活水城市、四好农村路、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等建设中主动听取文旅部门意见,如结合高邮湖防汛提标工程建成百里环湖风景廊道,结合文体中心工程创成3A级景区等。
高邮市以“旅游即生活”为标准审视全域旅游,打造吸引外地人的亮点,建设愉悦本地人的基点,促进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建设文博城市。高邮市延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脉,将建设大运河文化博览城列为政府五年十件大事之一,已建成高邮市博物馆、高邮当铺博物馆、中国集邮家博物馆、非遗文化展示馆、汪曾祺纪念馆、北门瓮城遗址公园、明清运河故道遗址公园等。
打造口碑景区。高邮市以“诗秦画驿,一邮倾心”为旅游创意,配套以全国美展、七夕音乐节、龙舟赛、非遗文化展示、三大经典品牌赛事(环高邮湖自行车赛、大运河半程马拉松赛、横渡高邮湖)、高邮湖大闸蟹旅游美食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湖上花海、珠湖小镇成为网红打卡点,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热点。
发展乡村旅游。高邮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与旅游紧密起来,鼓励办好“一镇一品一节”,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民族风情小镇列入江苏省民族风情小镇培育名单,高邮市界首镇芦荡渔乡小镇列入扬州市特色小镇创建单位名录,创成江苏省4星级乡村旅游区2家、3星级乡村旅游区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