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文旅融合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2022-02-14
来源:星沙时报
百节年为首,万象始更新。
漫步在17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都有不期而遇的惊喜与感动。
从巍峨雄伟的影珠山到十曲九弯的浏阳河;从粉墙青瓦的黄兴故居到庄严肃穆的杨开慧纪念馆;从金井“绿茶小镇”到果园“田汉艺术小镇”......历史和现实在这里交融,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在这里并存,每一寸土地都焕发着盎然的生机,每一方空气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回首2021,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长沙县全年接待游客量2101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7.62亿元。长沙县获评“中国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县”;长沙县文旅局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开慧镇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瑞雪兆丰年,金虎踏春来。长沙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勇立潮头、迎风搏浪,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按照“1345”发展思路,聚焦“十大行动”,加速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区,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更强的动力开创文旅星沙新局面。
年,是春光旖旎中的青山绿水,是农家民宿里的惬意舒爽,也是“萌虎”逗趣的治愈时光……星沙的年味,弥漫着的是文化味、民俗味。
这份刻在星沙人骨子里的浪漫,吸引着八方游人纷至沓来,如痴如醉。“诗与远方”牵手,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全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
长沙县深入挖掘百年党史“富矿”,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资产。随着红色旅游热度的持续攀升,长沙县依托红色人物故居、纪念馆等创新创造更多红色旅游新产品,发展出更多红旅新业态。赓续红色基因,编制“树湘故里”概念性规划,整合资源,重点打造高端美学民宿;组建“树湘精神”研究会,精准定位陈树湘革命精神,积极阐发红色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出红色剧目、庆祝建党100周年发展成果展览、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群众合唱比赛和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广泛营造浓厚氛围、凝聚红色力量,坚定奋斗信心,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围绕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区目标,举办全民健身广场舞大赛、红色主题运动会、文化旅游特色消费示范点评选等系列公共文化活动,“红动星沙”成为长沙县文旅推介的金字招牌。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2021年长沙县红色文旅推介会走进武汉、株洲等城市,打造长沙县红色文旅IP,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让文旅融合“亮”起来。
“红色直通车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线路规划里,均为长沙县经典红色景点,满足了我们旅游和感悟红色精神的双重需求。”红色旅游直通车的开通,让不少市民游客频频点赞。2021年9月,长株潭红色旅游直通车在开慧镇启动,开通四条经典线路,串联起长株潭三市多个主要红色景区,每周末发车,三市游客可点对点直达景区,共享丰富的文旅资源。推进三市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兴,深化长株潭文旅一体化发展,让三城文旅“融”起来。
目前,长沙县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8个、省级森林公园3处、星级乡村旅游点46家。拥有松雅湖、影珠山森林公园、大山冲森林公园、金井镇三珍虎园、春华渡槽等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工业旅游点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源品生物等众多文旅名片,全县文旅产业品牌多点开花。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文化让旅游更“聚人气”,旅游让文化更“接地气”,文旅融合在长沙县不断得到验证。
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长沙县将全力做好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文旅重大项目招商、文旅服务体系提档、消费聚集区打造、农旅小镇群建设、文旅业态创新、文旅链条延伸等十大行动,以文旅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文旅融合为主线,扎实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更高水平融合,着力推动文旅产业高端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高质量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网红”长沙火爆的背后,处处都是文旅星沙“以民为本”的暖服务、巧心思。
以公益引领惠及民生,长沙县深化文旅融合服务,实施“五悦先锋”工程。从建设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个、智慧社区健身中心23处,到免费开放县域内公共文化设施,最大限度提升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再到创新开展各种文艺、节庆活动,打造儿童剧、红色舞台剧,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以及举办和承办各类重大体育赛事,长沙县的用心造就了长沙县的“火”。
火的还有乡村。在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住农家民宿、吃农家饭菜,在屋外体验自制小烧烤。沉浸式的乡村游“乐”了游客,更“富”了村民。“从大年初四营业,目前已经接待了近千名游客。”开慧镇大鲸农场负责人刘干武笑着说,“烤全羊都已经卖出了十几只。”2022年春节期间全县接待游客5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迎来了虎年旅游市场“开门红”。
作为“网红”长沙不可或缺的一颗东部文旅璀璨之星,文旅星沙事业的发展带动整个长沙文化和旅游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文旅经济圈。
吾悦广场、华润万象汇、中茂城,各大商圈的人潮川流不息。泉星夜市、城西夜市、龙华夜市,新老街区的“拾味者”络绎不绝。书店、咖啡厅、KTV、酒吧,越来越有“都市范”......不管夜多深,长沙县总有地方能安放你的灵魂。
量身打造“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种内容,高质量地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长沙县的夜经济从本地的特点出发,丰富消费选择,延长了游客停留的时间,激发了文化创造,夜经济成为了一种泛文旅消费的新业态。长沙县夜经济的成功,给全市乃至全省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打造新的文旅产品提供了样板。
满足了口腹之欲,更要提升艺文生活。“走,看戏去咯!”长沙县推出的“雅韵星沙 周末有戏”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每周五晚上在田汉实验剧场为市民推出花鼓戏、湘剧、话剧、儿童剧等戏剧演出,确保艺术惠民,百花齐放。
晚上十一时,万象汇西西弗书店里,仍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不仅于此,在长沙县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内也接待着不少年轻的夜间消费人群。
星沙的“夜娱”版块,有自己独特的体育产业。乐运魔方作为新晋网红点,由三一工业园的4万平方米大厂房改造而成,以运动、潮玩为主题,内含篮球、卡丁车、蹦床、羽毛球馆、科技健身房等主营业态,做到运动、游戏和社交深度融合,为品质生活赋予更多乐趣。
春节前夕,来自长沙市区的张长梅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影珠山村。刚一下车,她就直奔山脚下的福临驿站 “打卡”,“帮我订个7天的民宿。以前不知道家旁边就有如此好的度假去处,今年过年就有味哒!”
“驿站”作为福临镇旅游服务的“前台”,开发了个性化的旅游线路和产品,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主题、不同需求,提供度假、研学、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等各类旅游线路,供游客自主选择。
一系列融合创新服务提质提档,推动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新时代、融入百姓生活。三湘首善之地文脉传承,弦歌不断,风景这边独好。
畅游星沙,是市民百姓认识这座魅力之城的结缘之旅。文旅产业,是这座幸福城市走出星沙对外推介的靓丽名片。
“星沙味道”沉淀着记忆中的乡愁,“一茶一花一民宿”谱写着田野上的希望,文创产品刻录着岁月里的传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是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主要路径,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要举措,是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长沙县已全面吹响了“三十而立再出发,二次创业攀新高”的战略号角,加速推进“招商引资提效年、项目建设提速年、营商环境提升年、城乡品质提档年”建设,聚力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区和文旅融合样板区。
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新时代铸就新担当。长沙县文旅局将锚定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区发展目标,做精“文旅融合”文章,落实落细“十大行动”,构建“一核一圈四区”发展格局,统筹做好文旅产业项目引进、落地、包装和升级,推进招商引资提效和项目建设提速,服务“四个年”行动和“四区”建设,书写文旅产业发展崭新篇章。
星沙文旅,其势已成。作为“中国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县”,长沙县将用好用活这块“金字招牌”,实施文旅融合样板区建设行动。一条浏阳河,一河风雅颂,以江背镇金洲村、黄兴龙喜水乡、梨水乡古镇为重点,大力推进长沙县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推进开慧、果园文旅小镇和影珠山景区等项目建设。支持天华山和紫竹山创建4A级景区、珠塘湖创建3A级景区,支持春华、福临、青山铺建设红色产学研示范区,联动发展路口麻林温泉-大山冲森林公园,建设金井绿茶文化和天文科普特色镇,建成一批文旅融合示范点和示范村,精心打造“七星聚力”文旅品牌,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升级星沙主城区文旅软硬件,打造旅游消费核心,整合县域红色文旅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圈,以“一核一圈”辐射带动北部文旅康养休闲区、中部工业旅游示范区、东部临空购物体验区、南部会议会展旅游区“四区”发展,构建长沙县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缔造国内知名都市城郊型旅游目的地。
风鹏正举,乘势而上。立足新发展阶段,长沙县将抢抓湖南省全域低空开放试点重大机遇,全面扩增黄花国际机场和开慧通用机场的辐射影响,大力推进“航空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速打造一批低空飞行观光游项目,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探索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旅产业新路径,助力东部临空购物体验区和开慧通航小镇建设,实现长沙县民航产业和通航产业“两翼齐飞”,以文旅产业发展升级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2年,长沙县文旅局将牢记嘱托,创新实干,勇攀高峰,扎实开展文旅融合样板区建设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十大行动”落地见效,加快构建“一核一圈四区”新格局,纵深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争创国家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以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为长沙县“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建设现代化示范区”强化文旅支撑,彰显文旅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