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龙德庆区构建文旅融合大格局
2022-02-11
来源:腾讯新闻
坚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县乡村三级文化活动中心(站、室)开设朗玛堆谐、六弦琴、瑜伽成人培训班,并新增设“谐钦”成人班。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培训班学员累计达到近300余人,每周公共文化免费开馆时间达56小时。去年一年,堆龙德庆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等重大节点,组织开展精彩纷呈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累计完成各类活动400余场次,受众群众77200人次,其中区玉妥艺术团演出74场次,受众16000人次;行政村文艺演出320余场次,受众64000人次。先后完成舞蹈《守望青稞》、独唱《总书记来到咱们家》、小品《致富路》、快板《小康堆龙》、说唱《桑木变革》等优秀原创文艺作品15部。一桩桩、一件件文化大餐演绎着“文化堆龙”的风采。在大氛围的影响下,群众性文体活动日渐丰富,文化氛围日渐浓郁,主动参与文艺培训的群众越来越多。人们在过上幸福生活的过程中,也让自己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富足。截止目前,在马镇岗吉村、朗巴村、设兴村、东嘎街道祥和苑社区、羊达街道通嘎社区、邦普村等地陆续开展了培训60余次,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在重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收获了满满的荣誉——在拉萨市第五届民间艺术团文艺调演中取得了团体第三、最佳原创奖以及最佳新人奖三项成绩;在自治区“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中,取得了全区第二名的成绩;玉妥艺术团代表拉萨市前往西藏卫视完成了《格桑花开 青稞飘香》节目小品和舞蹈类赛事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为了让历史文化焕发新时代魅力,堆龙德庆区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堆龙德庆区出台《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非物质文化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填补了辖区内本级非遗保护规章制度的空白;每年设立80万元非物质文化遗产觉木隆藏戏保护专项扶持资金,保障非遗保护基本资金需求,兑现2021年堆龙德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70万元;扶持玉嘎顶马具制作技艺传承,借助生态资源,打造以自然牧场、马具文化和过林卡习俗相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嘉萨牧场·黑帐篷马具文化展览馆,投入3万元拍摄技艺及宣传片;以“藏历新年”等节假日为载体,开展系列非遗传习实践活动,累计开展1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1万余人次;为进一步提升藏戏推广力度,根据广场舞特点编排我区藏戏广场舞,每周一周六在宗角禄康展演,社会反响热烈。截至目前,堆龙德庆区共有21个文化遗产列入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木马具制作技艺》等4个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正在申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有序开展第七批堆龙德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已收集5个代表性项目、收到15名传承人申报书。在文物保护方面,实施全区寺庙“生命通道”建设和气线路改造项目;实施觉木龙、乃朗寺、措麦寺修缮项目,累计投资3000万元;实施直龙寺苯教遗址数字建模采购项目,完成了直龙苯教遗址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开展寺庙文物登记造册、建立档案等藏传佛教寺庙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