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打造爆款IP,描绘智慧文旅画卷
2021-12-06
来源:忻州网
博跻三晋郡,雅出秀容州。忻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优美自然风光与文旅文创相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融于山水之间,打造了多个爆款IP,描绘出了一幅幅“智慧”文旅的精美画卷。当下,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忻州各景区抢抓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机遇,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转型升级为引领、以管理服务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开创景区发展新局面。
兴修书院处,浩葺古城周。漫步忻州古城,看亭台楼阁相映成趣;行在青石,观国风演绎惊艳动人;住民宿小居,独感受自然贴近美好……在乡村旅游热度不断攀升的态势下,古城以美学经济为引领,以民宿为重要切入点,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制造民宿美学新亮点,引导群众从普通酒店向优质民宿升级,推动乡村度假小镇建设发展。民宿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古城还在夜游的基础上,推出了地方巡演、商业酒吧购物等项目,使夜色更加有故事、有风味,全力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旅游休闲街区。
从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从观光型景区转向休闲度假型旅游区,忻州正加速景区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奋力打造国内旅游目的地。为实现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的转变,云中河景区谋划实施了夜游小吃、省校合作研学、房车生态营地、精品帐篷营地、温泉康养别墅等转型提升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旅游转型发展,形成了具有云中河文化特色的“云系列”。
碧水丹崖间,汉服小伙姑娘们浣花弄茶、吟歌起舞,构成一幅流动的东方古典写意画;苍松翠柏下,文化先贤穿梭时空,在游人面前饮酒纵歌……忻州首创推出的景区自演节目《问情元好问》《貂蝉拜月》等掀起文旅IP创新热潮。这些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推动其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跨界融合、协同发展,造就“忻现象”。
雁门关景区一直以来在网络平台阅读量和曝光量极大,爱国气概、英雄汇聚,一派历史风云际会。作为老牌景区,芦芽山举办了国潮文化、国风音乐盛典等系列活动,将民乐、非遗、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山水充分融合,打造爆款文化IP。捕捉到“创新密码”的忻州文旅不断推出网红、音乐、潮流等风格的节事活动,将淡季变旺季,把“冷资源”变为“热人气”,各项爆款活动让忻州景区实现了人气、收入双丰收,逐渐转变成为“Z世代”年轻人的打卡地。五台山是全国率先实现刷脸入山、打造一键式智慧游的景区,从数字化景区试点单位到智慧景区标准制定主要编制单位,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五台山实现了“旅游 智慧”的优质服务。
“晋风遗韵”品牌在忻州深入人心,而忻州的努力却不止于此。近来忻州举办了产品推介、艺术交流、文化讲堂、非遗沙龙等线上、线下活动,更好地拓展忻州非遗品牌在国内的声誉。多样化非遗体验方式寓于文化和旅游之中,如特产现场品尝、沉浸书画展演、体验小杂粮等;除针对非遗本体进行展示外,同时从文化地理、历史渊源、永续传承、当下存续、未来展望等多维度展示非遗文化,展现忻州的人文底蕴、工匠精神、香气滋味。
“梦归忻州”夜游模式,运用光影科技、歌舞情境等艺术表现手法,与北路梆子美妙的非遗交相辉映,实施静态展示、动态展演、活态体验,让人沉浸其中,穿越时光、领略古今。非遗已渗透在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入火为窑、入诗为咏、入画为虹、入戏为梆、入木为刻……非遗在忻州,掩映于山水、藏密于经纬、流淌在生活。
除了自身投资、研发外,忻州还与外地企业、高校联合研发,共同打造设计、创意和销售文创平台,创建了人才协作机制,不但把当地文艺大家、非遗项目传承人、工艺美术师请进来,还把全国创意、古玩产品领域的名家请进来共同研发,使得本土的产品迅速融入市场。禹舟惊雁渡,牧马荡平川。襟翼飞虹处,声名四海延。一个个自然景点秀丽壮观,一场场文化演出精彩纷呈,一项项优质服务落实到位,忻州正用如椽大笔挥写“智慧”文旅新画卷,用细密针脚绣画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