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做精文旅融合文章 切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08-26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努力打造文化强省。在全国文旅融合逐年加深、创新潜力持续释放的形势下,文旅融合对文化强省的战略实施至关重要。作为省会城市和黑龙江省的旅游中心城市,风格迥异的城市文化和实力雄厚的旅游产业为哈尔滨文旅融合夯实了基础,哈尔滨要奋力担当全省文旅融合的“排头兵”,为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诠释文旅融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制度体系建设的战略高度对文旅融合发展进行定位。《决议》提出的打造文化强省正是对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和落实,必要且及时。文旅融合作为文化强省的重要推手,有利于将哈尔滨9000多万庞大的旅游消费市场逐步引入文化产业,让哈尔滨的文化更富活力;有利于将文化的磅礴力量赋予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业的内涵式发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驱动,让哈尔滨旅游更富魅力,用文化与旅游现实的、高效的融合助推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所以说,文旅融合务必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认识和推进。
文旅融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势在必行
2018年政府机构改革新组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化和旅游融合研究一时成为“热课题”,备受关注。目前,哈尔滨关于文化发展和旅游发展的理论研究趋于成熟,在此基础上众多学者展开哈尔滨文旅融合的研究,聚焦融合内容、路径和典型案例分析等热点开展应用性研究。在推进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文旅融合并非易事,也并非文化和旅游的简单整合,而是要把二者看做一个有机整体,并对这个整体的内涵、特点、方法以及发展规律等基础理论有了深刻的研究、认知和把握,才能为更深度的、更长远的文旅融合积蓄能量。因此,重视并开展文旅融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刻不容缓。
打开视野,借鉴经验,促进提升
国家大刀阔斧的文旅融合推进始于2018年,虽仅历时近两年,但中国在文旅融合发展进程中,不论是在政策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实质性进展。在政策促进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都明确推动文旅融合;北京、浙江、江苏出台政策为文旅融合助力提效。在文旅融合实践方面,河北、成都、西安、贵州等地深耕本地文化、大胆运用创意、向科技借力,探索出形形色色成功的、各具特色的文旅融合新模式,西安的文化旅游演艺开发模式、北京故宫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杭州大运河夜游模式都深得旅游者之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哈尔滨市在文旅融合工作的推进中,打开视野、学习先进十分必要。目的之一是,通过与各省市之间的比较分析,定位优势,找出差距,补短板,强弱项;目的之二是通过分析他们的文旅融合做法,发现亮点,提炼经验,用其他省市的智慧助力哈尔滨探索和完善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路径。
优势凸显的文化类型是文旅融合最佳契合点
1.依托优势,让冰雪文化旅游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哈尔滨在中国首创现代冰雪文化,形成冰雪民俗、冰雪体育、冰雪艺术、冰雪节庆等多种冰雪文化类型。历经近六十载的匠心探索,冰雪文化旅游成效显著,哈尔滨堪称享誉全球的冰雪旅游城市,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作为中国首个冰雪文化主题旅游节庆,名扬海内外;美轮美奂的冰雪大世界连续多年成为中国人气最高的冰雪主题乐园。冰雪文化毋庸置疑地成为哈尔滨文旅融合的典型成功案例,在冰雪文化创新利用、丰富冰雪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强化冰雪旅游市场号召力、塑造冰雪文化旅游品牌、冰雪旅游营销等方面成绩斐然。未来,哈尔滨要继续紧握现有优势不放松,提高顶层设计能力,统筹谋划全局;将创新的产业政策作为撬动冰雪文化旅游经济的杠杆,以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原则来推进冰雪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创新为手段,让成熟的冰雪文化旅游品牌活力无限、新兴品牌加速崛起,构建哈尔滨冰雪文化旅游有机结合的品牌体系。让冰雪文化旅游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巨大价值在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印证和彰显。
2.创意与科技联姻,打好“情感认同”牌
金源文化和红色文化是哈尔滨浓墨重彩的地域文化。12世纪初,睿智且尚勇的女真族在今哈尔滨市阿城区逐渐强大,并于1115年建立了大金国,在开创史无前例的北方文明的同时,形成了饮誉世界的金源文化,成为哈尔滨地域文化初始之根。而哈尔滨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哈尔滨人民创造的精神结晶,红色遗址遍布哈尔滨所有的区、县。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本土核心的金源文化和激荡人心的红色文化有能力也应该担当起链接文化和旅游的大任,引入创意力量,注入科技动能,增强旅游者对哈尔滨金源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记忆认同和情感认同,为文旅融合发展蓄积更多的势能。
3.音乐文化不仅是文化展示的新高地,更是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哈尔滨异域文化杂糅,包括建筑文化、音乐文化、啤酒文化、餐饮文化及娱乐文化等等,而音乐文化是最为耀眼且独特的文化类型。哈尔滨音乐文化最早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女真族音乐,后因移民潮,在清朝时满族秧歌落户哈尔滨,与本土的评剧、话剧等民族音乐交融发展。二十世纪西方音乐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登陆哈尔滨,从此,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在此共同植根发展。深厚的文化积淀让哈尔滨音乐文化品牌愈发响亮,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成为中国三大顶级音乐会之一;2010年6月,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都”,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音乐文化毫无疑义地成为哈尔滨特色文化展示的新高地,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亮点。基于音乐文化融合性极强的特点,“借势发展、借力推进”是音乐文化与旅游最快捷、最见成效的融合方式,现有的、吸引力较强的实体旅游项目、名扬四海的文化旅游节庆、高知名度的本土文化以及名人名事等都可适时地成为借助的力量。
文旅融合是中国旅游业的大势所趋,更是旅游领域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哈尔滨文旅融合要找准文旅融合发力点、探索文旅融合的具体路径、把握文旅融合重点和方法,实现文旅的广融合、深融合、实融合、精融合,扎实推进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