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夜经济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2025-07-22
来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夜市灯火通明,景点人潮涌动,一幅充满生机的夜间民生画卷正在全国展开。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更令人振奋的是,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2%,消费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
在炎炎夏日中,避开白天的酷暑,夜间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全国已有超300个城市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上半年夜间经济相关消费同比增长23%,其中夜游项目贡献了近四成的增量。
成都宽窄巷子晚间客流量占比达68%,武汉江滩夜市日均接待超5万人次,人们用脚步选择在夏夜释放消费热情。夜幕降临,全国各地的夜间消费场景正在创造文旅消费新热点。
在四川成都,锦江区的 “夜游锦江观光巴士”项目全新升级。车身以锦江碧波为底色,融入熊猫、廊桥、诗词等成都元素,宛如一幅移动的城市文化橱窗。
上海野生动物园近日延长闭园时间至晚上9时30分,开启夜游项目。游客可近距离观察猎豹、非洲狮、东北虎等猛兽的夜间活动状态,乘船观看金丝猴、黑帽悬猴、河马等动物的夜间生活。
在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每周上演4场星空演唱会成为暑期新亮点。随着夜幕降临,数百架无人机在夜空中变换出各种造型,让夜晚充满活力与魅力。景区启用的1000多套特色灯光设备,融入了古诗词、鸣沙山、骆驼等多种元素。
在安徽黄山徽州区唐模村,夜间的鱼灯闹古村活动让游客量同比增长30%。村民们手持数十盏大小不一的徽州鱼灯辗转腾挪,游客们纷纷伸手轻触鱼头鱼尾,许愿祖国昌盛、生活安康。
当文化基因融入消费场景,便产生持久的吸引力。夜间经济的独特魅力,在于文化与消费的深度融合。苏州平江路上,评弹艺人的三弦琴声与网红奶茶的香气交织,传统与现代在此和谐共生;长沙文和友用老长沙市井场景重塑消费空间,让食客在等待中回味城市记忆。在西安“唐礼雅集”活动中,游客身着唐装参与投壶、拓印等传统游戏;南京“夜泊秦淮”推出诗词灯光秀,让年轻人在玩乐中触摸文化脉络。
科技为夜间经济开辟新境界。上海外滩应用5G+AR技术,让百年建筑“讲述”历史故事;广州长隆的“智慧夜游”系统实时监控流量,动态调整表演场次提升体验。深圳欢乐谷的无人机编队在夜空拼出城市地标,成为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这些创新打破了传统夜游边界,从“看风景”到“入情境”,从“买商品”到“享服务”,科技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体验。
在江西南昌赣江边,“赣江明珠号”游轮成为夜间消费新载体。游客在露天甲板上吹着江风,欣赏八一大桥、滕王阁等地标建筑在灯光映衬下的美景,同时观看沉浸式舞台剧《新·琵琶行》,体验文化与旅游的完美融合。
淘宝闪购7月发布的暑期消费数据显示,127个城市的夜间订单环比增长超100%,其中超过八成为中西部地区城市。漯河、包头、朔州、许昌、商丘成为夜间订单增长最快的5个城市,增速均超200%。
送往酒店的订单出现大幅增长。一次性马桶垫订单环比增长68%,洗发沐浴旅行套装增长78%,体现了年轻人的精致旅游态度。异地订单数量大幅增加,上海、杭州、北京、深圳、苏州、成都、广州、南京、长沙、武汉等城市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入境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势头。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上半年出入境外国人达3805.3万人次,同比增长30.2%;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增长53.9%。离境退税优化政策成效显著,上半年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4.6%。
云南省文旅市场表现尤为亮眼。1至6月,全省接待游客3.7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6584.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0.5%。该省旅居人数达280.3万人次,同比增长45.4%,成为文旅市场的新增长点。
中西部地区夜间经济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在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系列活动从7月11日持续至8月18日。西昌市建昌古城46组华灯点亮千年城墙,大石板古村的彝族迎亲队伍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当地推出20余项主题活动,同步发放740万元消费券。
在广东横琴长隆度假区,七国烟花主题大秀点亮琴澳夜空。中国专场《西游记》主题演出中,百发烟花在空中勾勒出“西天取经之路”,动态金箍棒造型烟花与无人机联动,呈现《水帘洞秘境》《花果山传奇》等沉浸式场景。
新疆乌苏市精心布局夜市网络,打造“啤酒小镇”等一批极具潮流烟火气生活夜市,成为当地夜间经济新地标。酒店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游客接待量实现同比翻倍。夜市烤包子店经营者收入从平时的三四千元增加到七八千元甚至上万元。
体育赛事等文化活动带动效应明显。“苏超”赛事带动下,江苏省超过10个城市的夜宵订单周环比增长翻番。7月19日“苏超”常州对战徐州前一天,常州当地钥匙扣、球衣等周边商品销量激增。
夜经济的繁荣已超越单纯消费范畴,成为观察城市活力的窗口。从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到广东横琴的《西游记》烟花秀,从新疆乌苏的“啤酒小镇”到河南三门峡的函谷关实景演出,夜间消费场景在全国遍地开花。城市精细化治理让这份繁荣行稳致远。郑州的夜间巡逻警力、杭州的临时停车位、昆明的延时公交,为夜经济筑牢安全基础。
全国127个城市夜间订单翻倍的背后,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是中国经济韧性与潜力的生动体现。当夜幕降临,灯火亮起,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中国正展现在世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