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掀起XR革命 穿越千年触摸历史

博物馆掀起XR革命 穿越千年触摸历史

2025-07-15

来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一场由XR技术引领的博物馆体验革命已全面铺开。从无锡博物院的多场景XR沉浸探索体验展,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门前老丰阁影院今日启动的《兵马俑奇妙夜》体验剧,再到山东博物馆新开放的数字文化展厅,博物馆的传统边界正在科技的助力下不断消融。

当观众步入无锡博物院东区一层展厅,物理空间的限制即刻消失。头戴XR设备的观众在空旷场地上自由行走,笑声与惊叹此起彼伏。在这里,六大主题场景——从“熊猫的世界”到“登月之旅”,从“海底两万里”到“爱丽丝梦游仙境”——构建出一个虚实交织的平行宇宙。

 

这一体验并非孤例。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又见恐龙》XR嘉年华自202412月开放以来持续火爆。观众佩戴XR眼镜后,便由NPC科考队员“吕小土”引导,乘“时光电梯”穿越至中生代。他们遭遇腔骨龙、协助腕龙宝宝逃离异特龙追击,六轴动感平台实时模拟的撞击感与失重感,让白垩纪的自然奇观变得可触可感。

河南博物院的“唐宫夜宴XR大空间沉浸展”则带观众梦回盛唐。自20251月开展以来,游客化身文物修复实习生,与虚拟角色“唐小妹”漫步于唐代洛阳城的酒肆街市,甚至与李白、杜甫隔空对话。该项目此前在北京鸟巢展出时便成现象级作品,如今落地郑州,让中原观众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千年前的市井繁华。

博物馆的XR革命远不止于视觉奇观,更在于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激活。在山东博物馆930平方米的数字文化展厅内,四大核心体验区构建起一个科技赋能的叙事场域。XR数字体验空间以《海错图》《山海经》为蓝本打造深海秘境,观众可与神兽“鲲”共游;VR动感影院则通过《敦煌:时间的守护者》影片,让观众在动感座椅与空间声场中零距离探索莫高窟壁画。

真正的突破发生在交互层面。上海图书馆“流动的敦煌:千色之域”VR展中,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身负使命的“天命之人”。挥手间,斑驳壁画苏醒;一个手势,便能触发隐藏剧情,与千年前的匠人、商旅、僧侣隔空对话。莫高窟257窟《鹿王本生图》以动态立体形态重生,8K超高清画质甚至能呈现雅丹地貌的每一粒砂砾。

《兵马俑奇妙夜》中达到新高度。该项目亮相日本大阪世博会时,排队人潮从展馆蜿蜒至广场。这种沉浸感源于团队耗时三年研发的动态触觉反馈系统,它实时模拟地面震动、气流变化,配合8K头显构建“视、听、触”三位一体的感官矩阵。

 

XR体验的沉浸感源于一系列前沿技术的聚合创新。《兵马俑奇妙夜》幕后,30余名考古专家与数字工程师通力合作,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11还原120件兵马俑,连陶俑发丝走向、铠甲鳞片叠压方式都与原型分毫不差。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今日开放的老丰阁影院专门升级了12组动感座椅,每组承载6名观众同时体验震动起伏的秦代战场。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恐龙世界则依托XR元宇宙技术与LBVR(基于位置的虚拟现实)系统,结合全身动捕和实时渲染技术,使观众动作与虚拟场景无缝衔接。而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的“相无古今——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展,混合现实(MR)与AI算法辅助图像生成技术,让克孜尔、敦煌、云冈等七大石窟艺术齐聚1200平方米空间。观众在“妙数飞天”AI数字人引导下,可同时漫游多处绝壁之上的千年石窟。

伴随技术升级的是博物馆运营模式的转型。无锡博物院XR展明确采用收费制,通过与社会力量合作,博物馆正探索运营新可能,助推文化消费升级。关键在于让购票者觉得“物有所值”——25分钟的主题体验中,观众挖宝石、寻水源的互动设计,正是增值服务的体现。

这一模式在全国形成共识。浙江省博物馆的“相无古今”展、辽宁省博物馆的《宇宙猜想·启程》VR体验展均设置门票。后者更构建了“时空穿越”双主线:继“五一”《探秘海昏侯国》XR展后,端午推出的《宇宙猜想·启程》以12LBE技术构建星际空间,带观众从汉代宫廷直抵2046年火星。两大展览形成“回溯历史探索未来”的完整叙事链,用科技解构文明。

 

XR技术正推动博物馆从物理空间向文化场域蜕变。当山东省博物馆观众在文创工坊挑选海洋主题饰品时,文化记忆已通过实体产品延伸至日常生活。辽宁省博物馆的宇宙探索展则突破文物局限,以LBE技术还原太阳系行星构造,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融入星际遨游,让观众在环形巨幕中思考人类与星空的永恒命题。

这种边界消融已溢出博物馆场域。重庆南天湖景区在2025年避暑音乐季中引入XR沉浸式项目,游客佩戴设备即可探索古代遗迹或未来都市。而《兵马俑奇妙夜》团队已计划将该剧引入西安、北京、上海等10座城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道出核心:“当外国观众能与虚拟陶俑对话时,文化隔阂便在互动中悄然消解。”

山东省博物馆数字文化展厅内,一位观众刚结束与上古神兽“鲲”的深海共游,又步入VR动感影院。当座椅随着敦煌壁画的光影起伏旋转时,她伸手触碰飘散的飞天衣袂——这个瞬间,物理世界的边界彻底消失。

从无锡到西安,从山东到浙江,XR技术已不只是展示手段,更成为文化传承的新范式。当少年在虚拟秦陵中与将军俑并肩而立,当游客在白垩纪的丛林中躲避恐龙追击,当观众在莫高窟的壁画前与千年画匠隔空对话,博物馆完成了从“静态展示”到“动态参与”的蜕变。这场科技与文化的共生共融,正在我们眼前焕活文明的记忆。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