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重塑杭州文旅图景
2025-07-11
来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7月,杭州文化广电旅游局正式推出“杭州科技旅游十景”。这十个景点覆盖龙头名企、特色小镇、智慧街区,包含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低空经济、航天技术、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十景包括阿里巴巴全球总部、文三数字生活街区、西子廊桥“文艺赋美”盲盒音乐会、人工智能小镇、云栖智慧城市等科技与文旅融合的标杆地标。
在文三数字生活街区,游客可以体验机器人展台、AI大模型、云深处机器狗等科技项目,还能在“西湖遇见敦煌VR”空间中,实现时空穿越的视觉盛宴。
西子廊桥的“文艺赋美”盲盒音乐会已成为杭州文旅爆款新业态。它融合昆曲、越剧等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牡丹亭》融入现代演绎,《金蛇狂舞》混搭电子音效,让传统IP焕发新生。
科技十景的推出,标志着杭州科文旅融合进入系统化、品牌化发展的新阶段。
7月8日,“相无古今——石窟艺术超感沉浸体验”在杭州开幕。展览选取七个石窟艺术案例,利用PICO头显通过“实物+数字沉浸体验”呈现石窟艺术东渐演变过程。在展厅里,游客戴上VR设备,伸手“抓取”克孜尔石窟的菱格画,近距离观摩龟兹艺术之美。基于原有石窟空间和造像、壁画的特点,进行了数字艺术再创作,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脉络。
VR观展已成中国文博领域标配。这种技术突破物理时空限制,实现文物展示的多维延展,推动观展模式从“单向观看”向“多维参与”转变。
夏日炎炎,西溪湿地解锁水陆空“湿地walk”新玩法。清晨,摇橹船从龙舌嘴入口离岸,游客在1.5公里水路上感受45分钟的湿地画卷。60亩摇橹荷花塘成为今夏杭城亲水游玩亮点。夜幕降临,国内首部新古典园林沉浸式演出《西溪·水浒》点亮夜色。观众戴108将卡通面具入场成为“梁山好汉”,在108分钟内穿梭林冲、宋江、武松三条故事线。
2025年4月,在武林广场举办的“味美浙江”食在杭州餐饮消费欢乐市集,首次以京杭大运河为主线,融合宋代韵味文化。
活动现场,智能糖画机器人、3D打印巧克力和全自动咖啡机吸引年轻人驻足。饿了么“宝藏小店”市集中“机器狗”的加盟,以前沿科技重塑美食体验方式。
运河边,上城杭州酒家的南方迷踪大包每日销量超千份;拱墅区957运河家宴的油墩儿单个摊位营业额破四万元;西湖黄龙饭店的伏特加小龙虾日销千只;余杭径山的抹茶冰淇淋成为年轻人时尚标志。
这场为期五天的市集吸引超过35万人次参与,12个区县现场交易额近150万元,高峰时段单日销售额高达40万元。
7月11日,杭州AI机器人酷玩乐园在武林之星博览中心开放。7000多平方米空间内,上百个机器人项目集中亮相,展现人工智能的“十八般武艺”。
央视、亚运会同款钢琴机器人、国内首个仿人臂弹琴“机械肖邦”、云深处、宇树机器狗、意念控狗黑科技等科技天团与游客近距离互动。在申昊科技新质生产力科普馆,全开放式机器人试验场进行动态演示。参观者近距离见证机器人执行巡检任务,从复杂环境下的精准导航到高效的数据采集分析,每个操作细节清晰展现。
应用VR、MR等数字技术,能让历史遗迹、文化瑰宝重获“新生”,但也要平衡生动性与严谨性,实现技术与文化的良性互动。
浙江省近日发布《“数据要素×文化旅游”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计划打造更多“数智+”体验场景。方案中的一大亮点是“非遗活态化传承DIY智能一体机”。在机器上扫码购置剪纸材料,屏幕上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字分身”将清晰展示每一步制作画面。通过深度应用AI技术,在这台“迷你非遗智能工坊”内,完整录入了精湛的非遗技艺教程。在浙江发布的“数据要素×文化旅游”蓝图里,非遗传承人的数字分身将在智能一体机中手把手教授剪纸技艺,实时捕捉学习者动作,最后赠送一段记录制作全过程的个性化短视频。
浙江还上线了“嗨游”(Zhejiang Travel),这是全国首个基于旅游行业AI大模型开发的入境旅游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游客只需选择出行时间、同行人数等基本信息,即可获得个性化行程。平台支持5种语言实时对话翻译,提供AI旅拍、电子钱包、打车租车、博物馆讲解等特色服务。
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让每个人从看客变成主角的桥梁。当西溪湿地的观众戴上108将面具参与水浒故事,当石窟艺术爱好者伸手触摸VR壁画上的千年肌理,杭州的山水与人文,正在数字世界里获得永恒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