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域旅游新名片 提升滨海电白新形象

打造全域旅游新名片 提升滨海电白新形象

2020-09-29

来源:茂名网

红树林栈道。

编者按:近年来,电白围绕打造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重点打造“到电白来品香看海”的特色旅游品牌,加快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实现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推动电白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2020年6月12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二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电白区榜上有名。这意味着,美丽的滨海电白又添新名片: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今日起,本报将从电白的名胜景观、特产美食、文化风情等方面,对电白全域旅游进行全方位的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2016年11月,电白区被列入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2017年正式启动创建工作,全域旅游发展由此按下“加速键”。创建以来,该区联合三大平台资源优势,推进“四位一体”的全域旅游领导创新机制,组建“大电白区”共同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以“陆海联动”为核心的四大全域发展战略,强化龙头景区引领、产旅融合多元发展。

经过3年多的持续推进,电白区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成效显著,2019年全区共接待游客23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5.55亿元,旅游业惠民富民效益凸显。电白区内拥有5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广东省区县中首屈一指。拥有“百里海湾、百里林带、百里沙滩、百里碧道”,拥有“冼太夫人故里”“中国沉香之乡”“中国建筑之乡”“荔枝之乡”“龙舟之乡”之美誉。电白被评为“2019年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县市(区)”“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市(区)”。

全面着手创新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加强领导,创新机制。该区联合三大平台资源优势,推进“四位一体”的全域旅游领导创新机制,组建“大电白区”共同创建及成立高规格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统筹协调,形成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产业协同、社会参与”的现代旅游治理体系。

加大经费投入。从2017年起,该区财政每年拨付2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按工作需要逐年增加,确保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正常开展。每年投入约3000万元对城区进行环卫保洁,确保城区美化绿化。2018年,投入约1.5亿元建设东湖“灯光秀”及城区亮化,投入150万元编制《茂名市电白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9年,落实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支持全域旅游日常工作的开展,2020年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该区依然保障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经费,确保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大数据平台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逐步完善硬件设施。该区通过改造提升水东湾环境,打造水东海堤栈道和东、西湖为主景区的滨海夜景风光带,建成东湖“光影秀”。建设完工荔枝公园、体育公园、御湖公园,全面推进歌美海公园、海湾湿地公园。新建、升级改造区内交通设施,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交通指示牌、城区旅游标识系统、全域全景图、旅游大数据中心,对城区厕所进行升级改造,优化美化旅游环境,进一步提升旅游硬件设施水平,提升电白旅游形象。

开展全方位宣传。该区先后编撰《美丽电白》《印象电白》《360°看电白》VR全景、“冼太故里,芳香海滨”旅游小册子等宣传资料,积极组织参加“导游大赛”等活动,特别是在2017年央视第一季魅力中国城舞台上,伴随我市摘获“最具魅力城市”荣誉称号,“南海旅游岛·中国第一滩”“浪漫海岸”“放鸡岛”“沉香之乡”等一连串耀眼的电白旅游元素在央视舞台绽放光彩,迅速提升电白旅游知名度和关注度。积极参加省、市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到广西的宜宾、梧州、等地宣传推介,到重庆参加“请到广东过大年”宣传推介,参加每年省旅游博览会等等。此外,还与央视发现之旅频道《美丽家园》栏目合作,拍摄电白旅游专题片和宣传片,多渠道提升电白旅游知名度。

创新推动旅游发展。该区积极发展“旅游+农业”,助推乡村旅游兴盛繁荣。2016年罗坑镇里平村,2017年高地街道孟信坡村、林头镇大器村,2018年旦场镇楼阁堂村、林头镇金坡新村分别入选茂名市十大美丽旅游乡村。沙琅镇铜板岭生态园、罗皇岭农庄被评为第二批茂名市森林人家。2019年,罗坑镇里平村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获得省级奖励金20万元。积极发展“旅游+体育”,该区成功举办沙滩排球赛、龙舟邀请赛、电白荧光夜跑等体育活动,2018“观山越海”中国茂名·电白100国际越野挑战赛,茂名电白2018磨房200公里骑行活动等大型赛事活动,推动旅游业发展。推进“旅游+新型城镇化”,结合冼太文化、沉香文化、建筑文化,改造提升城区水东的东湖公园、西湖公园、忠良沉香街等,为市民游客提供主客兼宜的休闲好去处;结合龟鳖文化、疍家文化,抓好沙琅副中心、博贺等特色城镇建设。通过“旅游+工业商贸”的发展新模式,推动六韬珠宝创意产业园、粤西手信城、粤西农批、亿丰全球家居等项目落地投产,注册了“冼太故里”“沙琅人家”等具有本地特色的驰名商标,精心包装水东芥菜、龙海海蜇、电城炒米饼、旦场红心鸭蛋、博贺鱿鱼、沙琅豉油、绿城腊肠、金钩虾米、海参、翅肚、农爵士海鲜米、荔枝、龙眼等特色农副产品,制作珠宝、沉香工艺品和日用品等,丰富多样的旅游商品满足了广大游客的购物需求。通过“旅游+医疗保健”,发展沉香中药保健、温泉养生等项目,发挥忠良沉香街的集聚效应,吸引经营沉香产业的商家集聚发展;御水古温泉二期工程将于今年内建设完毕,观珠温泉被列为区重点项目,正在有计划地逐步推进。通过“旅游+文化”,挖掘冼太文化、沉香文化、疍家文化、龙舟文化、年例文化等,每年举办冼太夫人诞辰纪念、博贺开渔节、龙舟赛等节庆活动,弘扬宣传电白本土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注重专家策划指导。该区聘请专家团队对基础设施、景区(点)、酒店、餐饮等进行实地调研,对创建短板提出了整改方案,建议从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大数据平台、高速公路旅游功能区等硬件方面入手,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出台发改、财政、城管、住建、交通、国土等部门全域旅游发展专项政策文件,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和美化优化环境。

成效显著全域旅游迈上新台阶

立足山海岛泉,铸造高质景区。目前,电白拥有5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闻名中外的潜水旅游胜地放鸡岛,有被誉为广东“爱与浪漫”主题景区的浪漫海岸,有广东古老温泉的御水古温泉和南海旅游岛·中国第一滩,还有首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度假区”,这是电白区委、区政府通过陆续出台旅游发展政策,营造宽松的投融资营商环境,吸引了本地乡贤服务家乡的热情,同时带来高端旅游人才带来的结果。

旅游融合业态,面广示范性强。该区打造陈村海鲜一条街、电白特产一条街、西湖商业步行街、粤西旅游手信城等,以电白特色海鲜美食为核心,开发色、香、味、形、意俱全的餐饮美食产品,使美食本身成为旅游吸引物。

融合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发展。电白区将乡村旅游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促进乡村旅游。现已拥有中国金龟特色小镇沙琅镇、观珠沉香特色小镇、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山兜村、里平村,茂名市十大美丽旅游乡村孟信坡村、大器村、楼阁堂村、金陂新村,广东省示范家庭农场观珠禾润家庭农场、沙琅铜板岭,以及在建的博贺国家渔港小镇,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

荒山地变景区,生态旅游典范。该区的小良水土保持站则拥有“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全国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广东省研学教育基地等称号,树立水土保持工作的新标杆。电白城区打造了一道亮丽的城市滨海生态长廊——水东湾红树林科普栈道,水东湾被誉为中国南方美丽的海湾。

文旅融合增效,助力精准扶贫。电白是中国沉香之乡,获评AAA级旅游景区的忠良沉香街,创新博物馆运营模式,集展示、介绍、销售为一体,开发沉香手信、沉香礼品。电白沉香产业年均生产总值超8亿元,提供6000多个就业岗位,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有效解决当地创业就业问题,为扶贫富民提供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央视平台推广,品牌营销得力。“南海旅游岛·中国第一滩”“浪漫海岸”“放鸡岛”“沉香之乡”等电白旅游元素在央视第一季魅力中国城舞台上展现。通过与央视发现之旅频道合作,拍摄《美丽电白》《印象电白》《360°看电白》VR全景,与央视《生财有道》栏目拍摄“海边旅游富渔家”节目等,不断提升电白旅游知名度。

“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一个新的起点,”电白区主要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在此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助推全域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