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赋能秀色山村走出“深闺” 共享绿色经济
2020-09-17
来源:桐庐新闻
“最近半个月,我们的12间客房全部满员,游客有来自安徽、上海等地的,也有来自开化、龙游等衢州本地的。住我们的‘山田花舍’可是有讲究的,一楼赏花,二楼观田,三楼望山。”近日,位于江山市石门镇江郎山脚下的“山田花舍”民宿主人周春伟向笔者介绍民宿特色。
打开江山旅游“成绩单”, 数字亮眼:2019年,江山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096.87万人次,同比增长12.2%;实现旅游收入133.12亿元,同比增长12.1%。
1987年,江山市成立江郎山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开始开发建设江郎山景区。2010年8月,江郎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浙江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2017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新一批5A级旅游景区,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5A景区,这是江山旅游的最大吸引力。2019年我们一个旅行社就接待游客近5000人次。”江山市八方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贞介绍,“现在来江郎山上午爬山,下午坐热气球,玩三角翼,晚上吃农家菜,住在民宿,满满的行程安排受到游客的青睐。”
近年来,桐庐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资源,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曾经“养在深闺”的美丽乡村走出了向绿水青山要效益的绿色生态之路。独特的民俗文化,曲径通幽的静谧民宿,因地制宜开展的体育赛事……在桐庐,一些山美水美的小乡村正凭借独特的自然禀赋转型发展,吸引各类项目在桐落地生根。
本周日,桐庐合村乡即将迎来“桐庐·生仙里半程铁人三项赛”,届时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赛选手将齐聚生仙里景区开展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赛事过程中,主办方还设置“生仙里”美食体验,“生仙里”农夫集市等娱乐项目供游客参与游玩。
在赛事之余,可以走进合村,赏一赏田园风光,逛一逛秀美乡村,住一住农家民宿,让身心融进自然山水之中,静享美丽乡村的怡然风情。
得益于全域旅游发展,“美丽风景”带来“美丽经济”的愿景正变为现实。
合村乡,这个曾被称为“生仙里”的秀美山村,群山环抱、溪谷纵横,一湾碧水从山间旖旎而来,恍如人间仙境,去年还被评为浙江省4A级景区乡镇。深厚的文化沉淀和独特的山水资源,造就了这里深厚的旅游开发潜力。
境内拥有桐庐生仙里国际滑雪场,雪场总规划占地1000亩,海拔900米,有中级道2条、初级道1条、冲浪道1条,滑雪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竹溪乐园项目,以山水观景、水上运动、休闲娱乐、低空拓展、民宿酒店为主,呈现多元化、生态型、趣味化、全客群覆盖的旅游体验特色。雅鲁激流探险闯滩全程8公里惊艳峡谷,198米垂直落差,1000万方磅礴水量,高山巍峨仰天长啸,沟壑幽深奇诡壮丽,两岸生态原始,密林参天蔽日。以大落差、大水量、大风景、大刺激、大格局引领国际前沿户外运动时尚标杆。此外,周边还有溪舍户外拓展基地、生仙里徒步逸道、绿庐阿U童心公社、红军路等旅游项目。
如果说,合村乡的发展是依托了丰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那么莪山畲族乡则是凭借畲族传承,走出了独特的畲乡风情路。
每年的“三月三”是畲族传统的盛大节日,彼时来到莪山,可以零距离体验畲族武术、山歌、民族舞蹈等艺术表演,还能观摩编彩带、打草鞋、酿红曲酒等民间手工艺。在莪山,酿造红曲酒用的是古法酿造。长期以来,畲族的先辈一直把自己手工制作的红曲酒,当做珍品享用及招待尊贵客人。随着来莪山的游客逐渐增多,红曲酒渐渐迈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逢上饭点,热情的的畲乡人会摆上长桌宴招待客人,这是畲族特有的饮食文化,用两张八仙桌合并,摆成长长的桌式,桌上摆放畲族特色菜式。长桌宴的美食也有一番寓意,“十大碗”依次上桌,按照其色、香、味、形搭配,饱含畲族人民满满的祝福。
莪山至今还保留着畲乡棍凳、竹竿舞、五步拳、七步拳、大回拐棍等富含畲族特色的武术、民歌和舞蹈,沿袭“三月三”、“六月六”等传统节日,常态化举办民间畲歌大赛、畲族武术表演赛和少数民族运动会。小山村成为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说起瑶琳仙境,瑰丽多姿的群石奇观,曲折有致的洞势地貌令游客啧啧称奇。垂云通天河与瑶琳仙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处以水景著称的地下溶洞,被世人誉为“地下第一长河”。景区游览分地下河千米荡舟和地下大峡谷探秘揽胜。河道曲折幽深,或成潭、或成泊、或成瀑,激流浅滩,变幻无穷。
近年来,瑶琳镇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乡镇开始向体验旅游转变,并在原有自然风光特色上,积极开发户外拓展基地和运动休闲小镇,先后荣获2018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目的地、浙江省运动休闲小镇等荣誉称号。同时,瑶琳镇也举办了多项山地户外比赛、交流论坛。2022年,亚运马术项目也将落户于此,老牌景区旅游人次和收入呈上升态势。
一张以全域旅游为主笔的美丽乡村建设蓝图,串联了散落在桐庐的美丽村落,催生了农村发展新型业态,美景如画,诗乡画城正款款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