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域旅游激发消费潜力推动大连经济持续增长
2020-07-20
来源:大连日报
黄果树瀑布。 戴志国 摄
近年来,我市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收入持续增长。2019年游客人数突破1亿人次,增长10.5%;旅游总收入1657亿元,增长15.1%。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全域旅游工作还存在差距,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产品的特色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不高,“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想还未形成。因此,要加快推进我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推动经济发展。
差异化发展 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一是深度挖掘旅顺中国半部近现代史文化积淀。基于其历史地位,讲好旅顺故事,突出红色旅游主题,打造研学基地;引入社会资本,整合现有景区优势资源,引入AR、VR体验型旅游模式,建设影视基地,打造5A级景区;举办特色樱花节;加快太阳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将文物保护与开发并行。
二是升级改造俄罗斯风情街、南山风情街等历史街区。全方位布局日本、韩国、俄罗斯的文化、餐饮、娱乐项目。结合区位优势,打造日韩俄商品体验区和集散地。
三是系统规划建设东关街。将历史传承、旅游观光、影视戏曲、餐饮娱乐、特色民宿等元素融入整体规划布局,实施保护性开发,打造城市会客厅,再现大连民族工商业发源地风采。
四是打造特色商圈。引进灯光秀、文艺演出、特色酒吧等,升级青泥洼、天津街、西安路、恒隆广场、中华路、东港、星海湾等传统商圈。
五是升级建设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全方位提升发现王国主题公园品质,丰富美丽乡村旅游季内容,打造“东北亚一流滨海休闲度假目的地”。
六是系统开发普兰店、瓦房店、庄河的生态旅游资源。重点发展生态观光、温泉疗养、水上运动、冰雪运动和休闲农业。推进瓦房店、庄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工作。
七是加快推进长海县国际生态岛建设。加快其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海钓、潜水、帆船、水上降落伞、水上摩托艇等海上娱乐、海岛旅游业,形成“一岛一特色”。
多元化宣传 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
一是打造立体化城市宣传架构。以“大外宣”格局为基础,整合宣传、旅游、外事、文化、广电、报业等宣传资源,打造跨区域、跨平台、跨终端的立体式城市宣传机制。
二是创新宣传手段和渠道。在传统渠道进行宣传的同时,综合运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组织专业团队,加强策划包装,不断提升城市宣传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打造网红城市、网红景点。加大与携程、去哪儿、马蜂窝等知名旅游网站合作,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第一时间全方位感受到大连的魅力。
三是加强区域合作,打造旅游联盟。牵头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联合推广联盟,组织研发跨市域的精品线路,联合开展境内外推广营销活动。深化与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互为目的地的合作机制。瞄准内陆省份、日韩俄等主要客源地,实施线上线下立体式营销战略。
四是营造“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氛围。强化广大市民的参与意识、形象意识、责任意识,改善人文环境。
系统化建设 补齐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大连港、火车站和机场等现有资源优势,完善立体化公共交通网络配套,建立无缝衔接交通中转枢纽。加大通往乡村旅游点、旅游特色村等道路交通建设和主要景区公交线路全覆盖。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旅游综合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合理布局大型立体式停车场,增加地下停车场。
二是搭建智慧化旅游集散网络平台。推进大连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根据旅游资源分布、游客人流等状况,加快布局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搭建多层级旅游集散网络平台。
三是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科学设置景区旅游厕所,加强沿线公厕的管理水平,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厕所的升级改造。鼓励政府机关、银行、宾馆等开放内部卫生间。在火车站、码头、机场、商场、景点等地增设母婴室和家庭卫生间。
四是加强旅游便利化服务。建立布局合理、指向清晰、智慧识别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在主要景点布局特色餐饮、游客休息、购物超市、移动支付等便民服务配套设施。
品质化提升 加快旅游供给侧改革
一是积极推进大连“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提升国际邮轮中心建设管理能力,引进国际知名邮轮公司,培育本土邮轮服务力量,扩大邮轮经济产出水平。
二是大力发展夜经济。加快城市主要街区、楼宇、标志性建筑和“海上游大连”沿岸景观、楼宇的亮化进程,选聘专业团队进行系统规划、整体打造、差异布局、规范管理,统筹推进城市灯光秀,形成独具特色的夜色文化。延长城市公共交通、商圈街区、旅游景点、文化场馆、餐饮娱乐等业态营业时间,开启“夜间模式”。
三是深入推动“旅游+”,鼓励各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培育研学旅游、工业遗址旅游、农业体验、科技旅游、健康养老、房车露营、赶海垂钓、体育健身、游艇休闲等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提高传统农家乐、渔家乐服务标准,实现传统乡村旅游向民宿经济转型升级。
四是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演艺项目、旅游产品和主题公园。丰富中日旅游大连交流大会、赏槐会、樱花节等节庆活动群众参与性内容;聘请知名导演,推出体现大连山海特色和历史文化的有影响力的大型演艺项目;发挥社会各界的创意激情和企业热情,丰富大连旅游纪念品的种类和品质;面对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打造中高端、地方小吃、海鲜大排档等业态丰富的特色餐饮、网红打卡地;以大连造船厂建造了辽宁舰和山东舰为背景,在东港建造体验式航母主题公园。
法制化监管 加大旅游执法力度
一是建立和完善旅游综合监管机制。全面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旅游行业监管职责。
二是整合文化市场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整合组建市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履行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台、电影、旅游市场行政执法职责。探索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等执法机构。
三是严肃查处损害游客权益、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重点加强对火车站、码头、机场、主要景区等区域的社会闲散人员散发旅游广告、尾随游客兜售旅游产品、打折门票、“黑车”拉客、饭店宰客等行为的清理整治,确保良好的旅游秩序。
四是健全旅游投诉举报机制。运用12301智慧旅游服务平台、12345市民热线等多种方式,及时公正处理旅游投诉举报。开展游客满意度测评,有针对性地开展提升游客满意度工作。
(作者单位:中共大连市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