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骑楼品岭南新韵

在百年骑楼品岭南新韵

2025-02-26

来源:央广网

从错落有致的骑楼建筑到古韵悠长的岭南文化园,从六堡茶山的氤氲茶香到街头市集的人间烟火,从乡村运动会的热闹喧嚣到横渡桂江的激情澎湃精心准备文体旅活动225场次,春节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345.47万人次,同比增长23.9%,排全区第一;实现旅游消费22.65亿元,同比增长23.7%,排全区第三。踏入春季,梧州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吸引着八方游客慕名而来,呈现出梧州文旅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

一座历史老城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广西梧州骑楼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2411月,梧州骑楼修缮后重新开放,不少街坊邻居和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中国骑楼城”的百年风华。漫步骑楼城,既能沉浸式领略梧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尽情享受购物、品尝美食的乐趣,全方位实现逛景区、品文化、促消费、活业态的目标。这个文化地标的焕新,印证着梧州文旅的破题智慧,梧州正用文化IP的创造性解码,让城市记忆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文旅新供给。

骑楼最大的特点在于,一般坐落于街道两侧,上层是连片的住家,下层是长条形商铺,暑行不汗身,雨行不濡屐,兼具文化属性和实用属性。

梧州骑楼城是岭南地区典型的近代建筑群,诞生之初就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现有骑楼街道22条,总长7公里,骑楼建筑560栋,最长的一条街超过2.5公里。然而,历经百年沧桑,这些骑楼建筑群一度面临墙体剥落、结构损坏等严重问题,原住居民纷纷流失,缺乏活力。

梧州骑楼城不仅是一个观光景点,更是一个文化体验的场所。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梧州美食,如冰泉豆浆、龟苓膏等;还可以观看传统的粤剧表演,体验梧州的地方文化。此外,骑楼城内还有许多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参与。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梧州骑楼城的保护与开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努力寻求保护与发展的平衡,通过修缮和改建,使得骑楼城既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又满足了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2007年,梧州骑楼城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标志着骑楼城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0年开始,广西相关部门通过划定历史文化街区、确定历史建筑等,指导梧州市将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文化旅游等有机融合。一系列旅游基础设施综合提升工程让梧州骑楼焕发新生,再现百年风华。

“熟悉又陌生”源于“修旧如旧”。梧州骑楼在修缮过程中以保护骑楼历史建筑、最大程度保留骑楼文化为原则,当地政府充分听取专家学者和旧街坊老邻居们的意见,对风化严重的骑楼外墙、瓦片、木构件等进行外观“微创手术式”修复。

老城修缮既要看“面子”,更要重“里子”。历史上的梧州骑楼城是商贾云集、金融繁忙的重要商业区,商品按类别集中经营,金融业及其配套产业按街道布局精心划分。“街道条条有特色,功能各不同”,规划清晰、作用明确是梧州骑楼城的精髓之一。

翻修不仅关注外立面修缮,还利用梧州骑楼城原有的整体空间布局,根据史料最大限度结合骑楼最初的街道功能布局,融入现代休闲旅游需求,开辟了非遗传承区、仿古商铺区、休闲放松区、网红打卡点等,以骑楼城核心景观区为主线,完善岭南文化主题灯光秀,形成“品、赏、听、探、逛、拍”为一体的梧州新经济带地标和沉浸式岭南文旅新体验。

随着气温回升,“赏花游”的热度正持续飙升,苍海湖旅游区、玫瑰湖公园、西堤公园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无限春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拍照,传统假日“黄金周”的火热场面逐步向“黄金月”“黄金季”延伸。

通过多元的旅游业态、丰富多彩的文体旅活动、线上线下的宣传推广、景区优惠政策以及游客招徕奖励办法等,梧州成功打通假日流量入口,实现了文旅市场的蓬勃发展。

梧州城以江水为界,河西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河东是宽街窄巷骑楼遍布的历史老城,因此梧州人常说:“一座骑楼半座城。”如今的“半座城”穿越百年时空,延续文脉、新旧共生,在留住老城烟火气和开辟文旅新空间中找到平衡点。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