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旅 国庆假期沉浸式体验受热捧
2025-10-09
来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在夜空中编织光绘乐章,机器人于身旁灵动共舞,VR头显让游客瞬间穿越千年时空——这个国庆假期,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悄然改变着我们探索世界的方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多地景区迎来人流高峰,与往年不同的是,科技元素成为文旅市场的一大亮点。从江南水乡到北部草原,从博物馆到主题乐园,VR、AR、无人机、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大量运用,为传统旅游注入了全新活力,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在杭州临平塘栖古镇,一座占地180平方米的集装箱——虚拟现实移动影厅,成为游客争相体验的新宠。游客通过佩戴VR头显,就可以走进沉浸式影片《长安三万里》,从“旁观者”转变为“唐代书生”,与李白、高适等历史人物击掌对诗。
在苏州高新区狮里长街,狮山幻境VR大空间体验馆在国庆首日开放便成为文旅新地标。其主推的《深海奇遇》项目,让游客只需戴上轻便的VR设备,就能瞬间置身720度透明的“海错号”,开启一场纵穿三层海底的奇幻之旅。传统电影是“别人演,你来看”,狮山幻境VR项目是“你在场,你主导”。项目搭载的高精度动作捕捉与360°空间定位系统,能精准捕捉游客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实现真正的沉浸式体验。
湖州南太湖新区的机器人探索乐园,国庆期间推出了“未来世界·机器人总动员”主题活动。各路机器人与机器狗在园区内与游客零距离互动,还有酷炫机甲互动等精彩内容,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国庆首日,该乐园入园人数达1000余人,较平时周末翻了一番。
在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景区,一场融合科技与民族风情的“人机共舞”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机器狗、机器人配合着蒙古族舞蹈动作和国庆主题音乐,打造出视觉与情感双重震撼的现场体验。
国庆期间,无人机表演成为多地夜空中的靓丽风景。
在湖州安吉两山未来科技城上空,1500架无人机闪烁着五彩光芒,交织飞舞,变幻出“我爱你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字样。精彩的表演吸引观众纷纷拿起手机记录。
扬州瘦西湖风景区也融合“科技+文化”与“低空经济”文旅创新体验,推出了无人机魔毯。从核心湖域至五亭桥上空,无人机带着“魔毯”华丽首秀,LED软屏上先后呈现“我爱你祖国”、“花好月圆”、“诗仙李白”等主题图案。科技感十足的光影与古朴典雅的五亭桥交相辉映,为游客带来视觉震撼。
在晋城城市体验中心,MR漫游、城市规划沙盘等互动设备前围满了好奇的观众。该中心推出的2025晋城“古建新语”当代艺术展,以“古建+艺术”的新范式,激活了千年古建在当代语境下的文化生命力。
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文旅服务方面也展现出强大潜力。
浙江杭州打造文旅智能体“杭小忆”,通过大数据平台整合全市文旅资源,分析游客来源、行为与偏好,基于游客的具体需求与时间要求,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信息推送、路线规划与产品推荐。杭州西湖景区推出的“数字导游”,为“亲子游”推荐曲院风荷的荷花科普,为“文化游”讲解岳王庙的历史故事。使用“数字导游”的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5小时,景区二次消费收入增长30%。
在荆州市科技馆,历经近两年改造升级的7700平方米智慧空间在国庆期间全新亮相。场馆打破传统陈列模式,升级为沉浸式、可交互的智慧场景,搭载AI交互、AR、VR、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智能产品,已经来到市民身边。
这个假期,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从实景演艺到数字展陈,科技赋能文旅的场景不断涌现。据杭州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统计,截至10月6日,该街区国庆中秋假期总人流超500万人次。科技不再是冰冷的技术概念,而是成为了可感、可触、可共情的体验。它既能让游客穿越千年与李白对诗,也能让深海奇观近在眼前;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内核,又赋予了其现代表达的形式,为文旅产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