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创产业打造独特旅游IP
2021-11-05
来源: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
10月30日在河南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对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又作出了进一步部署。河南将采取哪些举措,推动文旅文创融合?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德亚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且就文旅文创融合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曾德亚表示,按照省党代会部署,河南将聚焦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打造世界文化旅游胜地,做好“五个一”的文章。
第一,塑造一个主题形象。这个主题形象就是全域旅游。曾德亚介绍说,近年来,河南围绕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名片,持续打造中华姓氏根亲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黄河文化、展示中华厚重人文历史的古都文化、具有世界传播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独特标识。下一步,河南将进一步擦亮文化名片,抓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二里头夏都遗址等重点项目,办好用好“世界文明论坛”“古都论坛”,对独特文化标识整合化利用、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增强中原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二,打造一条国际级旅游带,就是黄河文化旅游带。目前,河南正在建设郑州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核心示范区、仰韶文化核心展示区等重点区域,700余公里沿黄复合型生态及文化旅游廊道初具规模。河南将深度挖掘黄河文化这一全球性IP的文化价值、产业价值,按照党代会“快进慢游深体验”的思路,推动沿黄景区景点集群发展、高端运营、品质提升,把郑汴洛板块打造成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第三,建设一批休闲康养基地,主要是康养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民宿。近年来,河南以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为重点区域,打造“黄河民宿”“嵩山民宿”“太行民宿”等民宿集群,取得了很好效果。下一步,河南将依托自然风光、中医中药、少林太极等资源,聚焦休闲康养,打造一系列目的地,尤其是把河南打造为全国重要的康养目的地和康养产业集群。
第四,探索一条全链条文创产业发展路径。坚持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建成一批智慧景区、智慧博物馆、“互联网 文旅”示范基地,促进文创资源端、创意研发端、生产营销端相贯通,提升文创产业的影响力、带动力。
第五,壮大一批文旅旗舰企业。将对文物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区景点、旅游酒店、文创设计生产营销、文旅文创项目等进行资源重组、布局重构、内涵重塑,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推动一批文旅文创企业上市,做大做强文旅文创企业。
作为旅游区重要角色的文创产业,目前现状如何呢?
(一)文创产业发展加速,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
1.2017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实施旅游休闲重大工程的通知》,并在其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培育新兴旅游业态,提升旅游产业质量,满足消费升级带来个性化、休闲性、文化性的体验需求"的要求。
2.2018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正式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并且不再保留原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对原来的旅游局而言,新的文化和旅游部,是原有基础之上的一次升格——从直属机构一下变成了组成部门,从副部级也升格为正部级。对原来的文化部而言,是行政效能上的一次拓宽——从纯粹的文化到给文化赋予载体,从偏向事业工作到事业和产业并进。
(二)旅游文创发展不均衡,同质化、低端化、地摊化严重
据统计,旅游购物在欧美国家占旅游业收入的50%到60%,在亚洲发达国家占40%以上,而在我国目前只占28%,国内外游客对旅游商品的满意度可见一斑。目前国内旅游地的文化产品出现以下几个情况。
1.成百上千个景区贩卖一样的旅游产品,产品的"同一张脸"这不仅会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且不利于推广各个景区的独特旅游价值。遍地都在抄袭,缺乏创意的旅游纪念品会大大拉低国人的旅游购物消费。
2.没有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创意理念的产品。
3.文化创意产品的复制成本太低,从业人员构成比较复杂。
那么了解目前旅游文创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之后,又该如何玩转旅游业呢?并在新一轮的腾飞态势当中趁势崛起呢?
(一)差异化定位,确定区域价值观,打造独特旅游IP
每个景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地域文化,这无疑是进行文创产品开发的资源库。根据旅游区域的差异性找准定位,这样才能明确文创的发展方向,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位置。当精准把握住本区域的"价值观"后,在繁多的业态品类中筛选出契合定位的品牌,打造本区域独特的IP。如湖南博物馆将青铜器设计成了卡通形象,并为他们赋予人性化的性格,打造的"铜趣大冒险"商品广受欢迎。
(二)根植文化,培育文创产品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曾提到:"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当城市资源逐渐枯竭时,文化才是城市最大的不动产。所以根植于当地城市文化资源特色的文创项目才能健康发展。
1.总结大众需求的导向,深挖现有的文化资源,把其中一些已经形成大众观念,老百姓都知道的东西转化为较为优质的旅游产品。例如故宫文创产品的"朕知道了"胶带、朝珠耳机、故宫猫系列手机壳……
2.既要有创意,也要有工匠精神。现如今,中国景区的文化创意产品已经经过了最开始野蛮增长的年代,开始进入以质取胜的新阶段。唯有做好质量,才能经得住考验!
3.拓宽文化创意产品的实用性,真正将文化创意产品买得走,留得住!一味的只追求历史性和知识性,对新一代年轻群体已缺乏吸引力,只有在产品文化属性、创意性和功能性取得良好平衡后,才能最大限度的增加产品的购买力。
4.文创产品与旅游本身相结合。文创产品与旅游区域特色相融合,让游客在旅途结束后,依然有一样实际的东西能让他回忆起这个美好的回忆。例如成都的熊猫馆,就催生了很多熊猫的旅游文创产品:玩偶、书签、还有铅笔等熊猫主题文具,满足了众多游客的需求。
(三)文创产品与科技相结合
文创产品与科技相结合。借助新技术打造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如VR 旅游的新体验在景区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用户增强了浸入式体验感,而景区在宣传和营收方面收获丰厚。另外采取o2o模式,人们在线上浏览选择商品,并在旅游中寻找线下店铺,并在线上付费。这种新的模式对旅游商品的销售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实现可持续的“创造力”
文创产品植根于文化,繁荣于创意,长久于经营。所以,保持创意的持续与新鲜,是最大的挑战。在旅游区域打造独特的氛围及环境,通过持续性运营及活动,激活文创品牌的创意更新及创作灵感,孵化出更多文创品牌。例如周末市集,以激活民间手工艺人的创作动力;小型音乐节,街头艺人的才艺展示;大型展销活动,以使文创品牌的聚合力影响市场。文创项目要成功,首先必须聚集人气,而举办活动是最好的方式。
中国文创产品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在国家经济持续高效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创产品确实给旅游业带来了更多的效益和流量,文创产业将会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支柱!所以即使没有大量的资金和充足的人才储备,打造少量的且具有自主产权的文创产品仍然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