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数量位居第一

南京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数量位居第一

2021-09-10

来源:中国江苏网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和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南京浦口区永宁街道大埝社区跻身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南京江宁区谷里街道则跻身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至此,南京共有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总体数量在全省位居第一,全国名列前茅。

江宁谷里徐家院花开成海,正迎来最美的时候。

这些重点村镇通过美化乡村人民居住环境,传承保护文化习俗,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优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发展具有南京特色的美丽乡村振兴之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村镇经济实现良好的上升趋势。

满目青翠的老山,碧波荡漾的大堰水库,村头的千年银杏树无声地记录着历史,彩色的自行车赛道绵延于青山绿水间,展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乡土风貌,这里位于风景秀丽的老山北麓,西邻汤泉,北枕滁河,山林资源丰富,堪称“天然氧吧”。

户外运动是大埝社区的特色。在水墨大埝,随处可见身着骑行服戴着头盔的自行车骑行爱好者,这里拥有万米自行车环形赛道,沿线层峦叠嶂、山水如画,吸引了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国外的骑行发烧友。村头的水墨广场上,三三两两的亲子家庭放起了风筝。绿地上搭起了帐篷,铺起了防潮垫,自驾游客举家前来露营,呼吸新鲜空气。景区的户外动物园、滑草场、树上探险乐园等游乐设备也都开放了,小朋友们玩得很是开心。

“近年来,我们大力开发户外运动项目,积极发展健康旅游。依托青奥赛道,开发自行车绿道、野外攀岩、野宿露营等项目,吸引大批市民来锻炼身体、放飞心情。”大埝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6年4月,大埝社区与南京浦口区城建集团合作启动的“水墨大埝”项目开园,借助大埝2014年南京青奥会自行车比赛场地的优势,着力打造集自行车文化体验、户外休闲运动、乡村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区。

鲜明的地域特色,正是大埝社区此次能够“突出重围”,跻身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重要秘诀。“从此次的评分标准来看,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融合度高,能够体现地域特色、乡土风貌。乡村旅游开发主题定位明确,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南京市文旅局全域旅游促进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统观南京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几个村庄,均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如南京江宁区江宁街道黄龙岘茶文化村,紧扣茶产业,打造鲜明的地理标识,获得“金陵茶文化休闲旅游第一村”的美誉。南京溧水区白马镇李巷村,挖掘苏南“小延安”这一红色家底,恢复了陈毅等6位新四军将领的旧居,开发了“走一段新四军战斗路”等沉浸式体验项目,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胜地。南京江宁区谷里街道双塘社区大塘金村,种植了400多亩“梯田式”薰衣草,还开发了薰衣草精油、香氛等系列产品,打造“南京山水芳草养生第一村”。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人们对乡村之美的向往,除了有山有水、绿树常青的优美环境,还得四季花开、有酒有诗,方能体验田园之乐。而这些,南京江宁区谷里街道全部“集齐”,形成了配套完善的旅游产业链。

“不仅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还要有明显的乡村旅游集聚融合发展特征。”南京市文旅局全域旅游促进处相关人士说,这正是谷里街道得以跻身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的重要原因。参评标准里明确规定,必须有至少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有2条以上乡村旅游主题线路,有10家以上乡村民宿,有夜间游览体验项目。还要有体现地方产业和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旅游购物场所等,能够满足游客多样化、品质化需求。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也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必备技能。如南京高淳区东坝街道三条垄田园慢村,积极拓展品茶赏竹、景观稻田、果品采摘、农事体检、养生养老等休闲农业功能。2017年重点建设以来,年均接待旅游人次130万。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万元。南京浦口区江浦街道不老村,依托老山丰富的生态资源,建设以民宿客栈、特色餐饮为主体,辅以文创体验、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等内容的乡村轻度假基地。

在南京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类似这样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民俗的例子举不胜举。如南京高淳区东坝街道三条垄田园慢村,对当地古墩墓遗址、泉水庵、百年朴树、九星塘等历史文化资源,结合项目实施予以保护、展示,最大程度保存乡土味道与民俗风情。

南京的美丽乡村能够更加注重在地文化的挖掘,做到与自然山水、非遗文化、民俗活动等相结合,开创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谱写文旅融合新篇章。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