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为智慧旅游增色添彩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为智慧旅游增色添彩

2021-09-09

来源:东南网

湄洲岛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湄洲祖庙、九宝澜黄金沙滩、“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 是妈祖的成神地。

深秋的湄洲岛风和日丽,天空湛蓝,碧水似镜,绿树葱茏,鲜花艳丽,美不胜收……

作为全球上万座妈祖宫庙“祖庭”的湄洲妈祖祖庙,是游客来湄洲岛游玩的必去之地。整个景区包括西轴线和南轴线两大建筑群,其中,西轴线有圣旨门、正殿、朝天阁、升天楼等大小建筑36处;南轴线建筑群有寝殿、敕封天后宫殿、天后广场、天后戏台等建筑。

距离祖庙不到1公里的天妃故里遗址公园,正在推进二期项目建设。此前,公园已建成盼归亭、平安塔、源流馆等景点,成为岛上又一处重要妈祖人文景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赞说,目前,天妃故里遗址公园续建、祖庙后山木栈道观景平台、平安里民俗文化展演等项目都在稳步推进中,希望能让来岛的香客、游客有更好的体验。

除了独特的妈祖文化人文资源外,湄洲岛还拥有优质的滨海旅游资源,风光绮丽。全岛环绕着13处总长20公里的金色沙滩和5公里长的海蚀地貌奇观,已建成鹅尾海蚀地质公园、黄金沙滩、湄屿潮音等各类风景名胜30多处。2019年11月,湄洲岛被列入国家文旅部创建5A级旅游景区名单。目前,湄洲岛正在加快推进创5A相关整改项目,创建5A景区进入冲刺阶段。

按照高品质、高颜值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定位,近三年来,湄洲岛累计投资75.44亿元,全力建设妈祖文化特色小镇、“一贯四片区”风貌整治、环岛路新开路段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花样湄洲”和“点亮湄洲”行动,新建一批绿道、口袋公园和主干道、主要景观节点夜景照明工程,打造夜游湄洲打卡点。

按照高品质、高颜值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定位,近三年来,湄洲岛累计投资75.44亿元,全力建设妈祖文化特色小镇,“一贯四片区”风貌整治、环岛路新开路段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花样湄洲”和“点亮湄洲”行动,新建一批绿道、口袋公园和主干道、主要景观节点夜景照明工程,打造夜游湄洲打卡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湄洲岛旅游和文化体育局局长戴玉瑞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妈祖文化是湄洲岛最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吸引众多的旅游者慕名而来。近年来,湄洲岛充分挖掘妈祖文化的深刻内涵,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优化营销模式,提升旅游业竞争力。

据宋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记载:“独为女神人壮者尤灵,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既殁,众为立庙于本屿 ……元祐丙寅岁、墩上常有光气夜现,乡人莫知为何祥。”

湄洲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滨海风光和人文资源,是旅游度假胜地,蓝天、碧海、沙滩、阳光构成浪漫旖旎的滨海风光,岛上有融碧海、金沙、绿林、海岩、奇石、庙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20多处,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连,海天一色的奇特的自然景观。千古绝唱的湄屿潮音,或如管弦细雨,或如钟鼓齐鸣,如怨如诉,如歌如吼。峥嵘嶙峋的鹅尾神石,历经岁月洗礼,酷龟、如蛙、像鹰、似狮、若舟。

近年来,湄洲岛不间断地举办新春祈年典礼、春秋祭妈祖大典、天下妈祖回娘家、湄洲妈祖巡天下、夏季沙滩音乐季、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大型节事活动,以及风筝节、彩虹跑、自行车环岛游等系列微旅游文化体验活动,丰富了妈祖文化旅游业态。

早在2014年,湄洲岛就启动智慧景区项目建设。项目分成三期建设,首期为智慧轮渡项目;第二期是全岛主要景点的智慧旅游建设,软件开发包括旅游基础数据库、视频监控、游客流量监控、电子商务等;第三期是智慧景区系统相关设备采购项目,涉及指挥中心、触摸屏、视频监控设备等。目前,这些项目均已投入运营。

今年,湄洲岛又启动“北斗应用示范岛”项目,通过“北斗 物联网技术”应用,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