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加速镜泊湖智慧景区建设
2021-09-03
来源:东北网
镜泊湖位于牡丹江以南约100千米处,古称湄沱湖、忽汗海,是1万多年前火山熔岩堵塞牡丹江河道而形成的大型堰塞湖。湖面海拔351米,湖区总长达45千米,素有“百里长湖”的美称。镜泊湖水色清碧,山光倒映,宛若明镜。湖畔青山连绵,林木似海。整个景区面积广达1000多平方千米。景区内景点众多,其中以吊水楼瀑布、火山口原始森林、渤海国遗址等处最为著名。
全湖东北流向,流至北湖头张家亮子北,再向东北泻出注入瀑布深潭。满语称此潭为“发 库”,即“海眼”之意,湖水从此处流入牡丹江中。镜泊湖是火山熔岩堰塞湖。湖的出口处,由玄武岩构成陡峻的峭壁,湖水由上冲泻而下,形成一个宽约30多米、落差20多米的镜泊湖瀑布,俗称“吊水楼”。长白山脉张广才岭蜿蜒于湖畔,海拔最高为930米(老黑山锯齿砬予),最低为353米 (依湖水位标 高),全区为山岳地带。
镜泊湖于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审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08年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中国国际名牌协会评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胜地,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区。
园区内景观资源包括湖泊、河流、瀑布、湿地、火山、熔岩台地、地下熔岩隧道、原始森林、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古城遗址和民族民俗等多项内容。融历史、人文、动植物、考古学、地质学、美学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于一体,国内罕见。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镜泊湖旅游集团努力实现“两季繁荣向四季兴旺转变”,叫响“冰雪胜境、避暑天堂”品牌,从提炼景区文化入手,以讲好镜泊湖故事为切入点,发挥品牌优势,拓展培育了山水旅游、冰雪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业态。
“我们会把承办旅发大会视为镜泊湖文旅产业加速升级的重大机遇、重要载体,借助旅发大会的品牌效应,最大限度释放旅发大会的带动效益、发展效益和社会效益。”镜泊湖旅游集团副总经理赵虎影表示。
为了给游客展现全新的景区形象,本届旅发大会对景区风貌进行了美化、绿化和亮化的提升,为了全面提高服务品质、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新建了总面积2.5万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扩建了停车场,增加了服务设施,引入了牡丹江地方名优特色产品和国际知名餐饮品牌,特别是新建了一个1265平方米的云旅游博物馆,将带给游客超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领略到智慧旅游和科技镜泊湖的无穷魅力。
“在智慧化景区建设方面,通过智慧化平台的搭建,景区已实现了从进门到乘车、乘船票务系统的线上操作,游客凭借一张身份证就能游览整个景区,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赵虎英介绍。
通过智慧景区建设,镜泊湖景区实现了票务系统线上线下一体化、通过人脸识别、扫描身份证或二维码无纸化验票,并对软件平台实施统一管理,将景区内各点位的监控、游客行动轨迹、大数据分析等数据通过指挥中心屏幕进行实时展现。
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方面,镜泊湖景区将“优服务、强管理”纳入全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全面提升景区票务、游客、观光车船服务等窗口服务形象和服务水平,并选拔培养一批金牌讲解员,不断提升景区讲解员队伍形象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