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融合智慧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2021-08-31
来源:人民网
伴随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旅游“新基建”推动旅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8月23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智慧旅游分论坛在重庆国际文旅之窗举行。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数智赋能:中国—上合组织国家文旅融合新时代”这一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对话,分享智慧旅游等方面的观点。重庆市副市长蔡允革、上合组织副秘书长张海舟出席论坛并致辞。
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熊澄宇以《国际旅游与智慧旅游》为题作了主旨演讲。
熊澄宇说,智慧旅游将把旅行变得“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所不能”,甚至打破时空限制,其核心“三论”是系统论(全环节)、控制论(全过程)、信息论(全要素)。手段涵盖大数据、区块链、智慧谷、二维码、客户端等,要素涵盖市场拉动、政策带动、科技驱动、资本推动。
熊澄宇说,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到,到2025年,要建成若干个具有世界一流的旅游服务体系、世界水准的旅游产业规模、世界一流的旅游市场影响、世界一流的旅游管理体系、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重庆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打造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有基础、有条件,且前景广阔。
建设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智慧旅游是重要推动力。首先,要利用科技化手段,健全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海外市场营销机制,创新产品和服务,增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的国际吸引力。
其次,建立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构成的旅游形象标识系统,构建旅游推广营销网络,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展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形象。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搭建国家化、跨领域的旅游度假区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组织和国际科学计划,深入参与全球度假区管理研究和政策规划。
在游客角度,对智慧旅游的主要需求是定制化的旅游服务、精细化的体验、个人数据隐私安全;在景区角度,对智慧旅游的主要需求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和安全、完善的网络设备和终端、服务和产品的创新动力;在行业主管部门角度,对智慧旅游的主要需求是强有力的行业监管手段、高精尖旅游大数据人才、统一的技术和数据标准。
王国胤认为,智慧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融合化、智能化和沉浸式。融合化表现为与智慧城市融合、与智慧交通融合、与文化宣传融合等,智能化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旅游行业,沉浸式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变革人机交互模式和内容。
“融合不仅给了智慧旅游更宽广的土地,也让智慧旅游更有创意。”孙若风称。旅游与互联网都是融合力强的行业,旅游业通过互联网赋能促进了智慧化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新场景、新体验,更好满足了游客个性化需求。
其次,通过智慧旅游建设,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提高对游客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测,提高旅游业务的营销和服务能力。
最后,通过智慧旅游建设,使商家经营与旅游内容更有效的进行结合,拓展商家的营销宣传渠道,为其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智慧旅游通过旅游舆情监控和数据分析,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兴趣点,引导旅游企业策划对应的旅游产品,制定对应的营销主题,从而推动旅游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
智慧旅游通过量化分析和判断营销渠道,筛选效果明显,可以长期合作的营销渠道。
智慧旅游还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特性,吸引游客主动参与旅游的传播和营销,并通过积累游客数据和旅游产品消费数据,逐步形成自媒体营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