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让特色民宿成为新亮点

乡村旅游让特色民宿成为新亮点

2021-08-30

来源:光明日报

我国民宿的发展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浙江省的民宿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家旅游局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旅游和国内民宿的相关政策,也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农家乐、农庄、旅游景区提供的服务,转而投向精致高品位的民宿休闲旅游,因此各地民宿也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涌现。

近年来,在乡村旅游带动下,许多乡村一展新貌,重新回到公众关注的视野。以前卫设计、地方民俗、温馨服务等为卖点的乡村民宿遍地开花。在名山大川、海滨沙滩、历史古都等目的地之外,各具特色的民宿成为吸引游客的新亮点。

旅行最重要的不是路上的风景,而是能体会到所到之地的风土人情。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和繁杂之后,带上家人孩子,约上好友,在周末和节假日走进乡村、寻找乡愁成为了人们的出游首选。在住宿方面,相较于传统的饭店旅馆,人们更倾向于民宿。因为民宿一般都是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周边环境资源,进行精心设计装修,然后提供给旅客乡野生活的住宿处所。好的民宿能够很好地将天然的山水、传统的街区、独特的民居有机地结合起来,更符合人们心中对乡愁的渴望。

河北平山县一家民宿,独居特色。

这家民宿位于亚龙湾博后村,周围椰林环抱,庭院内白色小路连接着蓝色泳池、茅草顶玻璃屋,融合了现代简约风格和海南当地特色。在博后村,备受游客欢迎的“网红”民宿不止这一家。自2017年开始,民宿产业在这个黎族村落快速发展,一栋栋各具特色的民宿已成独特风景。

三亚吉阳区民宿协会秘书长谭中仙介绍,目前博后村共有民宿44家,客房总数约1300间,是海南最大的民宿村之一。自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以来,这里的民宿重新恢复“人气”,全国各地订房者络绎不绝。

近年来,民宿逐渐成为流行的选择。寻找“网红”民宿打卡,成为很多游客行程安排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民宿区别于传统旅馆、酒店,主要是指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由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包括城市民宿、乡村民宿等不同类型。

在市场需求带动下,乡村旅游不断发展壮大,民宿产业增长迅猛。“由于出境游停滞,国内周边游成为人们出行休闲的首选。民宿作为周边游的重要载体,成为旅游板块中最具希望的亮点。”《民宿蓝皮书》主编、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获得者过聚荣指出。

过聚荣表示,疫情对酒店住宿业的冲击较大。相对来说,对民宿的冲击比酒店小,原因在于民宿通常是满足零散的或个性化的需求,加上严格的防疫措施,保障着产业健康发展。2020年3月后,民宿产业逐步恢复,特别是在清明小长假、“五一”等假期,民宿市场回暖迅速。

“民宿是个性化的住宿方式,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过聚荣表示,有的人喜欢安静,有的人喜欢贴心服务,有的人喜欢跟大自然接触,或者沉浸式了解地方人文风情。各取所需,这就是民宿最大的特点和吸引力所在。民宿是个性化的住宿方式,有的人喜欢安静,有的人喜欢贴心服务,有的人喜欢和大自然接触,有的人喜欢了解当地的人文风情,体验沉浸式的旅游体验。

从后坞村社区经营农家乐到发展洋家乐、乡村酒店,再到形成民宿集群,莫干山民宿产业覆盖了后坞、仙潭、燎原等十几个行政村,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飞猪平台数据显示,近一个月,莫干山“民宿 ”套餐预订量同比上涨6倍。“民宿 ”套餐整合了住宿、景点门票或餐饮服务,带动周边消费场景升温。

在民宿产业发展带动下,越来越多村里人吃上“旅游饭”。在河南信阳新县东南部,距今400多年的古村落田铺大塆焕发新生机。保留村落古朴原貌,经过重新规划设计后,这里创办起20多家特色民宿,游客量日益增长。

在四川广元朝天区,这个暑期,多家民宿每天生意爆满。“游客越来越多,每天10多桌客人,住宿生意好极了,预订电话几乎被打爆。”90后民宿主雷浩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民宿产业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还拉动了土特产消费,累计带动全区4900余农户增收。

过聚荣分析指出,乡村民宿对乡村振兴带动作用显著。发展特色民宿可以保留当地的地域文化、风俗,也可以带来各地不同的生活方式、文明理念,让空心村获得发展生机。

“民宿产业要深度挖掘当地生态、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体验,避免‘千篇一律、千树一面’。”过聚荣告诉记者,民宿产业不能走粗放型、同质化发展的老路,要求新求变,依托专业化经营,可持续地与当地生态、文化、人文协调发展,奏响融合与创新的变奏曲。

乡村民宿很重要的一点是:纯天然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有着让人身心放松的魔力。而生活于其中的人,让你感受当地文化和体验的同时,更是让你感受到人际关系的美好。

乡村民宿产业很重要的一点是:纯天然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有着让人身心放松的魔力。而生活于其中的人,让你感受当地文化和体验的同时,更是让你感到人际关系的美好。

乡村民宿留住了自然村落,更是留住了乡愁、留住了心灵的归所。所以,乡村民宿,不仅在于原风貌的建筑、原汁味的食宿,更多的内涵应体现在纯粹性的情景交融和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在体验中在交融中,让人们的身心有一个如愿以偿的归宿。

更多地倡导创意设计,让每家民宿都能体现经营者对乡村生活的诠释,融入设计者对乡村生活的感悟,适应入住者对乡村生活的诉求,从而实现民宿主题的多样化,住所设计的个性化,餐饮文化的本土化,闲暇活动的多元化,旅居生活的常态化。更多地注入文创思想,让历史与现实、城市与乡村、人文与美学在民宿设计中沟通、理解和融入,从而使乡村民宿主题鲜明、风格各异,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统一。满满的创意,风格各异的“表达”,正是对乡村生活的多种理解和“表述”,正能适应和满足人们对于乡村民宿和乡村生活多样化、个性化的向往和诉求。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