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2021-08-25

来源:人民网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需求,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文化和旅游近日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300条。这些学习体验线路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相结合,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了解乡村的“四史”故事,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前行动力,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第五篇”中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趋势,结合各地资源禀赋,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第六篇”中提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等产业,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

据乡村旅游监测中心测算,今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接近10亿,乡村旅游总收入3898亿元,均较2019年一季度有所增长。刚刚过去的“五一”,乡村旅游也是最受游客青睐的旅游内容之一。乡村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业中最具活力的消费热点和增长点。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发挥其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各地都在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并逐步提升乡村旅游品位。

扎根乡土的乡村旅游,拥有生态、农业、乡土文化等资源,具备天然的融合性。随着旅游业“跨界”发展的不断深入,乡村旅游的这一特质日益显现。

300条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充分展现了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优势和方向。例如,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推出的“下乡的味道”红色之旅线路,引导游客重走访贫问苦之路。下党乡曾经“地僻人难到,山多云易生”,如今年均旅游接待2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600多万元,游客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乡村巨变的历程。再如,安徽推出的“不忘初心红色之旅”线路,游客从新四军七师司令部旧址纪念馆出发,探访新中国著名水利工程梅山水库和六安茶谷,穿行千里大别山腹地,欣赏五百里山水画廊,充分感受当地深厚的红色文化和优越的生态环境。

除了乡村旅游 红色文化、乡村旅游 绿色生态,随着人们休闲方式的改变,乡村旅游 体育、乡村旅游 康养、乡村旅游 艺术等发展方式不断涌现,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浙江是中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早且发展较为成熟的省份,当地的乡村旅游探索也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乡村旅游 体育成为浙江许多村庄致富的重要途径。例如,安吉灵峰街道横山坞村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篮球场、网球场等基础体育场地,组建门球队等体育队伍,投资建设休闲度假区、房车露营地等运动休闲项目,发展户外运动,有力推动了当地文体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边听虫鸣鸟叫,边赏花垂钓,一日三餐品尝地道农家菜,入夜则住进富有江南韵味的乡村四合院。每逢节假日,许多江苏南京市民便会选择到栖霞区桦墅村感受一段田园时光。喜欢“动”起来的游客,可以前往六合区金牛湖,参加登山定向挑战赛。在溧水,举家出行的游客能找到适合全家人的旅游项目:大人看舞狮子、打腰鼓等民俗汇演、孩子参加“疯狂实验秀”、真人CS等娱乐拓展活动……

“村子里既有绿水青山,又有干净整洁的饭店、民宿,还有丰富多彩的休闲项目,最重要的是,在村子里,我们能真正地静下心来,看风景、慰乡愁。”游客说道。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实现产业兴旺,有利于打造生态宜居空间,有助于实现乡村的乡风文明,有助于形成治理有效格局,有利于实现村民生活富裕。乡村旅游对于乡村振兴能够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乡村旅游是文旅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推动乡村经济繁荣的新型产业手段,能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将发挥新引擎作用。


其他文章

返回顶部